基于特征线后处理技术的进气道嵌入激波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7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8585.7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特征线后处理技术的进气道嵌入激波识别方法,涉及高速进气道性能分析/优化技术领域。二维特征线后处理,包括流场信息获取、二维特征线重构和特征线追踪终止条件;嵌入激波识别,包括激波轮廓识别、进气道壁面激波还原和三维嵌入激波轮廓还原;该基于特征线后处理技术的进气道嵌入激波识别方法,通过对三维进气道/机体一体化造型的CF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嵌入激波的空间分布及流场参数,兼顾了一定的激波识别精度和求解效率,并有助于进气道内流的有效流通面积计算、附面层抽吸布置、激波附面层干扰分析、压缩型面优化等后续优化设计工作,能够在工程化的多轮紧凑迭代设计中体现其高效性和一定的精确度。

    一种矢量自适应飞行器前体流场组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2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1765.4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自适应飞行器前体流场组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进气道前体进行型面分区:所述进气道前体分为下游型面和上游型面,所述上游型面分为若干上游主动域和若干上游牵连域;步骤二、确定初始条件;步骤三、下游型面反问题设计:基于特征线逆向求解原理求解得到下游型面;步骤四、上游主动域多约束反问题设计:利用带约束条件的特征线逆向求解方法,求解出一个上游主动域;步骤五、基于上游主动域和上游牵连域对称的前提和步骤四求出的上游主动域得到一个上游牵连域;步骤六、按照步骤二至步骤五,从近唇口点向远唇口点沿周向逐段求解激波及其依赖域,从而得到所有的上游主动域和上游牵动域,得出最终的矢量自适应前体型面。

    一种基于多段式可伸缩机翼的飞行器气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078512.9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段式可伸缩机翼的飞行器气动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属于空天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领域,所述飞行器包括机体、空气舵和变形翼,所述机体包括前部的细长体和后部的机腹,所述飞行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变形翼的基本外形设计:所述变形翼为多段式可伸缩机翼,且多段式可伸缩机翼可全部收入机体内;步骤二、机体上表面设计:确保机体的细长体能装下载荷I,且机体表面的高度不能超过发射平台的半径;步骤三、机体下表面设计;步骤四、空气舵设计。本发明的变形翼可以分段展开,进而扩大升阻比的变化范围,变形翼展开后可形成更大的翼面积,形成显著的升力增益。

    一种适用细长体高超飞行器的高收纳率旋调式可动翼

    公开(公告)号:CN116142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12677.6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细长体高超飞行器的高收纳率旋调式可动翼,包括基于机体与载荷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飞行器机体前缘轮廓线坐标模型,根据建立的飞行器机体前缘轮廓线坐标模型,给定飞行器机体的前缘线,选取可动翼旋转中心;采用平动和转动结合的旋调式可动翼变动机理,用平动和转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得到初始机翼轮廓面积,基于旋转的中心进行干涉区域识别,再以对机体中心轴干涉区域的删除,最终得到机翼有效面积,能充分利用机体狭长的机体内部空间,有效增加机体内部空间的机翼收纳率,使得变动机翼旋调展开后对飞行器升阻比的增益最大化,且收起时与内部装载无干涉。同时可动翼的变形结构简单,可动翼在旋调过程中的升阻比可控。

    一种基于多段式可伸缩机翼的飞行器气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4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78512.9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段式可伸缩机翼的飞行器气动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属于空天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领域,所述飞行器包括机体、空气舵和变形翼,所述机体包括前部的细长体和后部的机腹,所述飞行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变形翼的基本外形设计:所述变形翼为多段式可伸缩机翼,且多段式可伸缩机翼可全部收入机体内;步骤二、机体上表面设计:确保机体的细长体能装下载荷I,且机体表面的高度不能超过发射平台的半径;步骤三、机体下表面设计;步骤四、空气舵设计。本发明的变形翼可以分段展开,进而扩大升阻比的变化范围,变形翼展开后可形成更大的翼面积,形成显著的升力增益。

    一种均衡内外流性能的高超吸气式飞行器新型预压缩机翼

    公开(公告)号:CN117775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0486.9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衡内外流性能的高超吸气式飞行器新型预压缩机翼,涉及高超吸气式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研究仍多侧重于局部结构和流场模拟优化,而通过内流指标模拟数据优化机翼气动外形开展得还较少的问题。机翼预压缩角包括内流性能随攻角的变化特性和参考升阻比,机翼预压缩角表达为θpre‑c,θpre‑c为机翼弦线与机体轴线在纵向基准XOY面上形成的角度差量,机翼形状,包括近机体侧曲线、远机体侧曲线和后缘曲线,机翼截面包括厚度分布和钝化前缘截面形状,参考升阻比包括初始升阻比和目标升阻比,钝化前缘截面形状包括钝化前缘截面轮廓线和钝化前缘截面轮廓对升阻比性能的补偿效果预测。

    一种高机动操纵特性的滑翔式乘波飞行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3213.4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机动操纵特性的滑翔式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用锥导乘波体为飞行器的基础构型,所述乘波体包括固定段机体和位于固定段机体左右两侧的变体侧前缘,所述变体侧前缘可旋转至所述固定段机体内;左右两侧的变体侧前缘分别记为左侧变体侧前缘和右侧变体侧前缘;步骤二、确定乘波体的前缘线;步骤三、确定乘波体上表面的高度和曲率;步骤四、确定乘波体上表面到乘波体固定段机体下表面的最大距离;步骤五、设计变体侧前缘;本发明大幅调节了乘波机体升阻比,提升了飞行器内部容积利用率,利用简单的旋转变形机理使乘波飞行器具有俯仰、偏航和滚转综合机动特性。

    一种内转式进气道起动性能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1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27701.1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转式进气道起动性能提升方法,属于内转式进气道内流设计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进气道的进气道流量和起动性能规律;进气道流量和起动性能规律包括进气道设计态流量、最低起动马赫数/收缩比分布规律、目标起动马赫数、目标流量;步骤二、进气道侧向吻切面收缩比重构;在目标起动马赫数和原进口型线下,进气道不起动时,根据最低起动马赫数/收缩比分布规律确定收缩比重构值,确定吻切面重构曲线、流量重构值;步骤三、计算进气道侧向吻切面收缩比重构后的进气道的流量;进气道设计态流量与步骤二计算的流量重构值的差值为重构后进气道的流量,重构后进气道的流量小于或等于目标流量即完成内转式进气道起动性能提升。

    基于几何强约束的单转轴升力裕度飞行器可调翼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015902.1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几何强约束的单转轴升力裕度飞行器可调翼设计方法,包括如下三步:确定旋转中心的位置范围、分段式可调翼设计流程和变形翼最大应力区域的校核;旋转中心位置范围的确定需结合所输入的飞行器造型、内部载荷和转轴半径,并在之上间隔取点,以每点为转轴中心分别进行可调翼的设计;上述位置范围划分为两或三个区域,对于在不同区域的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流程;并选取可使机翼展开面积最大的方案作为设计结果,以飞行器极限飞行条件计算机翼的受力并校核应力强度以确定机翼最小厚度,完成可调翼的设计。本发明基于不同的飞行器外形与内部载荷形状,设计出对应尺寸包络范围内面积最大的绕单轴旋转的变形翼。

    一种空天飞行器波浪型转动翼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25042.3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天飞行器波浪型转动翼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波浪型转动翼从前至后划分为整流段、过渡段和增升段;步骤二、计算波浪型转动翼的宽度取值范围,确定整流段和增升段波浪型转动翼特征宽度的特征宽度WD、WF;步骤三、将飞行器机体两侧轮廓线向机体外侧平移WD、WF距离,绘制距离机体两侧为WD、WF的基准曲线LD、LF;步骤四、求解波浪型转动翼的外部端点F位置;步骤五、绘制波浪型转动翼的前缘曲线BF;步骤六、前缘曲线BF、圆弧GF和飞行器前缘曲线BG构成波浪型转动翼的俯视外轮廓。本发明对飞行器的转动翼进行设计,使传动翼的前缘曲线呈波浪型,进而使空天飞行器能够兼顾高升阻比/高机动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