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镍无钴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3660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790761.1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镍无钴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先通过共沉淀制备富镍无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将前驱体与熔融盐以及锂盐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配比混合均匀,然后高温煅烧,将得到的混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缺锂的单晶形貌类尖晶石型富镍一次颗粒;然后向一次颗粒中补充一定的锂盐,混合均匀,高温烧结,即得单晶富镍无钴层状正极材料。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单晶型富镍正极材料,第一步加锂,锂元素与镍、镁、铁、钛元素和的摩尔比Li/(Ni+Mg+Fe+Ti)=0.8~1.0,烧结后形成微米级缺锂类尖晶石型富镍单晶颗粒,水洗补锂后,可在650~800℃低温范围形成微米级大尺寸富镍层状单晶正极材料,振实密度高,锂镍混排低,层状结构良好,因此比容量更高,循环性能好。

    一种磷化铁负载石墨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470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398149.2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一种磷化铁负载石墨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该方法是通过Fe(NO3)3·9H2O可控催化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烧结过程中结构演变和碳化,结合后续的CVD磷化工艺,直接生成磷化铁负载石墨烯泡沫上的复合结构,得到磷化铁负载石墨烯泡沫复合材料。磷化铁纳米颗粒具有近球形外形,其尺寸可在30~500nm之间调控,且能与石墨烯泡沫结合紧密,可靠。磷化铁纳米颗粒分布均匀,与石墨烯泡沫基体结合紧密。该复合材料成分和结构均匀,工艺简单,重复性高,方法新颖,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50041.0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的粘结剂是由商业化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改性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改性后的交联粘结剂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可以提升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中交联三维网状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水溶性原料,具有无毒无害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人体无危害;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79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26367.X

    申请日:2018-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经过配置酸性溶液、前驱体A制备、前驱体B制备;将有机碳源和前驱体B充分混合,在管式炉或箱式炉中,于保护气氛下升温至400~1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0~20h,随后降温至室温;将热解后的产物充分研磨成粉末,便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以石墨为基体材料,硅均匀的分布在石墨基体上,同时产生的微纳纤维碳结构与硅、石墨、集流体构成独特的多级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锂离子电池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97769.4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氧化硅与碳纳米管混合后制备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然后通过镁热还原得到多孔的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然后再用盐酸多巴胺包覆一层有机碳源,通过热解便得到碳包覆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以多孔纳米硅为基体材料,多孔纳米硅表面包覆碳层,碳纳米管贯穿、交织的分布在微球内部及表面构成独特的多级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50041.0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的粘结剂是由商业化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改性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改性后的交联粘结剂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可以提升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中交联三维网状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水溶性原料,具有无毒无害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人体无危害;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一种中空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31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0947140.3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一种中空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将六水合硝酸钴和二甲基咪唑分别溶解在甲醇中配成混合溶液搅拌;2.将二甲基咪唑和甲醇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六水合硝酸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此过程中溶液一直搅拌,滴加完成后停止搅拌,室温保持一段时间后离心、清洗得到Co的多面体前驱体MOFs;3.取一定量的Co前驱体和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然后在逐步加入亚硒酸、水合肼,稍微搅拌后把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温度为140~200℃,水热时间为12~36h,反应完成后的粉末进行离心清洗,最后得到中空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中空结构的Co0.85Se纳米多面体颗粒,方法新颖,生产周期短,对中空结构硒化物的制备具有借鉴作用。

    锂离子电池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7769.4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氧化硅与碳纳米管混合后制备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然后通过镁热还原得到多孔的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然后再用盐酸多巴胺包覆一层有机碳源,通过热解便得到碳包覆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以多孔纳米硅为基体材料,多孔纳米硅表面包覆碳层,碳纳米管贯穿、交织的分布在微球内部及表面构成独特的多级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一种Fe3O4/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2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98615.7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一种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硝酸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经过搅拌配成澄清的混合溶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溶液置于干燥箱中保温直至完全干燥,研磨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置于氧化气氛下进行高温烧结,得到Fe3O4修饰多孔石墨烯框架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纳米颗粒Fe3O4和多孔石墨烯框架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Fe3O4纳米颗粒均匀地原位生长在由多孔石墨烯片互相连接构成的三维骨架中,结构稳定,不易坍塌。本发明制备方法新颖简单,环境友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性强且可大规模制备,对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同时,所得的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储能、吸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