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2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71973.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同层排水系统,涉及建筑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排水汇集器,其侧壁上具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排水立管,其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水汇集器的上端和下端;坐便排水管,其进水端与坐便器连通;坐便排水口水封保护装置,其进水端与所述坐便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通过一弧形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地漏排水管,其进水端连接有同层排水地漏;存水弯,其进水端与所述地漏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流排水,对立管内气压干扰小,噪音小、排水流量大,且采用水封保护措施,保证水封安全,地漏排水采用扁管及扁管件能有效解决垫层厚度和管径的尺寸的冲突,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95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2667.6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排水系统和若干组停车单元,每组停车单元上具有一排水区,排水系统上具有一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设置有一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上具有一溢流口,溢流口高出所述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表面一距离,排水区能够将其上的雨水导流至所述生物滞留区,溢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滞留区上高出溢流口的水导入溢流口内进行排放。本发明将排水区的雨水导流至生物滞留区,将高出溢流口的雨水导入排放,而排水区的雨水还能够通过渗透管再进一步排入溢流井内,本发明能够对多级雨水进行收集,滋养景观,下渗土地,回收利用,占用空间更小,实现功能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27850.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 E03F5/10 , E03F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涉及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应用在雨水调蓄装置上,雨水调蓄装置包括雨水调蓄池和控制装置,雨水调蓄池上设有连接管道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检测装置、和抽水装置,控制装置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监控云平台系统、气象与天气分析预警系统;气象与天气分析预警系统用于获取气象预警数据;监控云平台系统能够接收气象预警数据以及抽水装置和检测装置的运行数据并能将数据传输至外界,也能依据其接收的气象预警数据和/或指令控制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兼具自动和手动模式,代替人工现场管理雨水调蓄池,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使雨水调蓄池充分发挥调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71528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0985866.3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型雨水口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主体,所述截污挂篮主体上设置有排水口、过滤罩、闸门及调控装置,所述排水口用于将流入截污挂篮主体的雨水排入雨水口,所述过滤罩套设在排水口的上端,所述过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排水口相连通的若干滤孔,所述调控装置用于在无雨天气控制闸门将排水口封闭、在降雨天气控制闸门使排水口开启。在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流入截污挂篮主体的内腔,经过滤罩侧壁的滤孔过滤,由排水口流入雨水口继而进入雨水连管;无降雨天气时,闸门将排水口封闭,使雨水连管内的臭气无法通过排水口排到外部,在降雨天气时,经调控装置的控制作用,使闸门打开,方便过滤后的雨水从排水口流入雨水口。
-
公开(公告)号:CN21205311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22380553.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料排水口组件,包括排水口主体、截污框和排水口篦子,所述排水口主体的上端开口,下端设有管网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截污框内嵌于排水口主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截污框的底部设有滤水孔,所述排水口篦子盖设在截污框的开口处,所述截污框能够以自身的一侧为轴进行转动,以改变其在排水口主体内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填料排水口组件能够根据路(桥)面的坡度进行适应调节,采用网格化的截污腔室来布置填料达到所需的排水效果,同时便于更换填料和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213836969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2509530.2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侧向承载力的塑料雨水储水模块,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承力柱,所述承力柱为若干个且均匀排布在所述底板上;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侧板上端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大于侧板上端面面积的三分之二,侧板下端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大于侧板下端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塑料雨水储水模块组件,包括上述塑料雨水储水模块以及第二孔堵,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储水模块组件的储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侧板上下两端与底板的接触面积,使得侧板能更好将受到的外力传递给底板,加强模块底板强度,优化孔堵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储水模块和组合水池整体的侧向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3836928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2331076.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景观排水沟,包括排水沟主体、管路集成盒和若干景观灯,所述排水沟主体内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并通过盖板盖住排水槽,所述景观灯嵌设于盖板上,所述管路集成盒设置于排水沟主体的内部,所述管路集成盒内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设置有与景观灯电连接的供电线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景观排水沟包括排水沟主体、管路集成盒和若干景观灯,排水沟主体通过内部的排水槽排水,通过盖板盖住排水槽,在盖板上设置景观灯进行装饰,通过管路集成盒防护供电线路,将景观功能与排水功能巧妙结合,利用排水沟的上层闲置空间将喷雾及灯光的理念融合,最大化的将景观效果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21224862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460778.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顶板虹吸系统,包括建筑顶板、虹吸管道、排水装置以及集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上具有排水件和收水槽;所述排水件能够将渗透或导流至建筑顶板上的雨水进行片区化分流至所述收水槽内,所述集水装置上具有一蓄水井;所述收水槽通过虹吸管道与蓄水井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原理的结构,将渗透或导流至建筑顶板的雨水经过排水件进行片区化,局部分流至侧面的收水槽内,并将部分雨水以线性汇流至收水槽,能够保证虹吸管道形成满管流状态,利用虹吸原理形成的压差从而抽吸收水槽中的雨水,排水量大,结构稳定,能够保证底下建筑顶板不积水,不渗漏。
-
公开(公告)号:CN21247794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2024137.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同层排水系统,涉及建筑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排水汇集器,其侧壁上具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排水立管,其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水汇集器的上端和下端;坐便排水管,其进水端与坐便器连通;坐便排水口水封保护装置,其进水端与所述坐便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通过一弧形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地漏排水管,其进水端连接有同层排水地漏;存水弯,其进水端与所述地漏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流排水,对立管内气压干扰小,噪音小、排水流量大,且采用水封保护措施,保证水封安全,地漏排水采用扁管及扁管件能有效解决垫层厚度和管径的尺寸的冲突,便于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7731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0460779.6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排水系统和若干组停车单元,每组停车单元上具有一排水区,排水系统上具有一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设置有一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上具有一溢流口,溢流口高出所述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表面一距离,排水区能够将其上的雨水导流至所述生物滞留区,溢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滞留区上高出溢流口的水导入溢流口内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将排水区的雨水导流至生物滞留区,将高出溢流口的雨水导入排放,而排水区的雨水还能够通过渗透管再进一步排入溢流井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多级雨水进行收集,滋养景观,下渗土地,回收利用,占用空间更小,实现功能更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