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7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481471.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和超度量轮廓图的林区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线性谱聚类将图像分割成超像素,并计算相邻超像素区域之间的不相似度;然后自下而上地合并相似度较高的区域,同时更新超度量轮廓图中的边缘权重;最后输出利用最佳权重阈值分割的图像。较小的权重阈值会产生过分割,随着阈值增大,分割结果则只保留显著性较高的边缘。本发明能够自主设置分割阈值T,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大小的分割阈值T,以得到较佳的分割结果。相较于其他现有图像分割算法,本发明具有运算复杂度显著降低、算法速度较快、分割效果好、对初始参数依赖小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分割高分辨率的无人机林区航拍图像,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158788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95671.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昌回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及诱芯。所述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包括性诱剂有效成分,所述性诱剂有效成分包括顺‑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和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本发明提供的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不论是用来作虫情测报,用诱捕法直接捕杀,还是干扰交配法防治小线角木蠹蛾,均有利于保护小线角木蠹蛾的天敌,兴益除害,充分发挥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威力,提高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效果,还可避免施用化学农用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4753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57666.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隙裂粉韧革菌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包括健康松树木粉、麦芽浸膏和酵母膏。本发明提供的网隙裂粉韧革菌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科学合理,培养网隙裂粉韧革菌的生长速度更快,部分能长出子实体,且不容易被污染,为松树蜂共生菌的进一步研究甚至是松树蜂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6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410498011.7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树蜂特异性SS‑CO 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以松树蜂为靶标,与松树蜂在国内同域发生和同属近缘的其他4种树蜂(Sirex nitidus,新渡户树蜂Sirex nitobei,烟角树蜂Tremex fuscicornis,黑顶扁角树蜂Tremex apicalis)作为参照,设计基于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引物,并构建和优化了松树蜂快速分子检测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92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274350.8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其包括将被麦蒲螨寄生的原始寄主置于指形管中;将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将指形管置于培养皿中,接种24-48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作为麦蒲螨原种;按上述方法,将麦蒲螨原种与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接种48h-72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繁育出麦蒲螨。本发明操作简便,所用设备简单易得,将指形管和培养皿配合使用的接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替代寄主活动对麦蒲螨膨腹体的破坏,提高了麦蒲螨的寄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835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10007608.1
申请日:2008-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条杉天牛引诱剂,主要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制成:α-蒎烯1份,β-蒎烯2~5份,3-蒈烯2~20份,罗汉柏烯2~200份,柠檬烯2~5份。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制简单、高效、环保、成本低廉的双条杉天牛引诱剂,它主要用于对双条杉天牛的诱捕,可以用于双条杉天牛的监测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3475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850137.6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30 , A23K50/00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共同培养云杉花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用于共同培养云杉花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培养基包括带壳大麦粒和红松木屑;所述带壳大麦粒和红松木屑的质量比为1:(0.4~0.6)。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可以有效提高松材线虫的繁殖数量,实现大规模培养松材线虫,同时显著提高了天牛的存活率。本发明培养基配置步骤简单,所需原料方便易得且价格低廉,容易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00946.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松针鞘瘿蚊的种特异性LAMP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松针鞘瘿蚊种特异性LAMP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松针鞘瘿蚊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松针鞘瘿蚊的鉴定,特别是除成虫和老熟幼虫以外其它虫态(卵、低龄幼虫和蛹)的鉴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国内外苗木调运等检疫工作中松针鞘瘿蚊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710150677.7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松受灾等级判定方法及其判定系统,其中所述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机拍摄油松样地图像;S2:利用二型模糊聚类算法对所述油松样地图像中的受灾油松进行区域分割,并计算受灾油松区域占所述油松样地区域的比值;S3:结合地面调查统计的失叶率判断油松受灾等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