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68739.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制药尾水原位电芬顿自氧化电活性膜深度净化方法。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前驱体热解和盐酸刻蚀方法制备得到铁基单原子碳材料,通过真空负压法将单原子材料负载在陶瓷膜表面制备得到电活性膜,利用电活性层中碳基质上锚定大量分散的铁原子,形成铁‑碳‑氯不饱和配位的电子结构,避免了金属溶出的现象,克服了电芬顿中铁离子还原受限的问题,并作为催化活性位点向外提供电子强化阴极电子转移特性,促进氧气的吸附和活化,加快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同时耦合膜分离过程提高电芬顿氧化的传质效率,实现原位电芬顿自氧化制药尾水的高效去除,减缓膜污染因子产生,在制药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55984.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4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混凝/高铁酸盐氧化交互强化‑超滤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技术,该技术创新性地利用了混凝与高铁酸盐氧化的交互作用,同步强化了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溶解性有机质和新污染物去除效果,能在有效保障了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同时,缓解超滤膜污染并降低饮用水处理成本。所述一体化设备还兼具占地面积小和结构简单等特点,可减少占地面积及相应的建设成本,对未来饮用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323434.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7/24 , B01J37/08 , B01J37/04 , B01J35/39 , C01B15/027
Abstract: 一种g‑C3N4‑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g‑C3N4;将g‑C3N4与碱混合,g‑C3N4与碱的质量比为1:(0.015~0.75),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且在480℃~6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改性的g‑C3N4;将MoS2、改性的g‑C3N4、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烘干,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且在480℃~6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冷却、研磨。本申请还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g‑C3N4‑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和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降低过氧化氢制备成本,在环保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3434.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7/24 , B01J37/08 , B01J37/04 , B01J35/39 , C01B15/027
Abstract: 一种g‑C3N4‑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g‑C3N4;将g‑C3N4与碱混合,g‑C3N4与碱的质量比为1:(0.015~0.75),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且在480℃~6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改性的g‑C3N4;将MoS2、改性的g‑C3N4、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烘干,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且在480℃~6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冷却、研磨。本申请还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g‑C3N4‑MoS2复合光催化材料和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降低过氧化氢制备成本,在环保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0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9634.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7 , C02F1/72 , C02F1/46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电极介导过氧化物净化水中顽固性农药的水处理方法。将富含氧缺陷结构的CuBi2O4负载于导电玻璃、不锈钢、金属钛、金属氧化物涂层钛阳极、金刚石(BDD)电化学阳极表面,提升阳极析氧电位,抑制析氧副反应,吸附过氧化物于表面,通过CuBi2O4结构中的自由电子和阳极介导的产生的载流子,活化被吸附态过氧化物,介导产生包括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单线态氧的活性物种,完成农药废水、高盐污水和径流雨水中顽固性农药的净化,在污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6027.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5B19/418 , C02F1/00 , C02F1/72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智慧水厂运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级氧化水处理工艺智慧管控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水厂面临的技术老旧、监控不足、资源利用低下等问题。该方法通过高精度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节。具体包括数据采集、上传、清洗、可视、处理及下发等步骤,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水质数据,通过边缘网关加密上传至大数据中心,并采用动态箱型图法清洗数据。同时,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体模型展示实时数据,运用MLR、SVR、RF和LSTM等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出水水质并生成调节指令。采用了贝叶斯算法对超参数进行细致调优,从而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精确调整与智能化管理。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与精度,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水处理行业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和新的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49343.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工艺、装置及其深度净化制药废水方法。本发明通过电絮凝工艺产生的絮凝体,原位强化去除水中悬浮物,减轻了悬浮物对臭氧催化氧化的负面影响,阳极牺牲产生的铝、铁、锌多羟基氧化物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原位催化臭氧氧化净化制药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与固相催化臭氧氧化协同作用,强化对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脱毒和矿化,外加电场即可以实施电絮凝,也可以通过阴极提供电子催化臭氧氧化,进一步强化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实现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同步去除以及制药废水深度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250.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51/02 , C08F220/56 , C08F226/0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纤维素为基体接枝丙烯酰胺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形成絮凝剂骨架结构并将磁核接枝于絮凝剂骨架结构内;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及磁种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电性中和絮凝效应,增长了絮凝剂的支链长度,提升了絮体快速沉淀的能力,保证了絮凝剂的回用效率;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就地处理时,在单独磁性絮凝剂投加量为100~600mg/L时,对合流制溢流污水的SS去除率均>90%,相较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沉降效率高达两倍以上;在沉降0.5min可去除80%的SS,回用10次时磁种的回收效率与SS去除率均>80%。当其应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水厂一级强化处理时,与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在无机絮凝剂投加量为120mg/L时,对于SS的去除率可达96.1%,对于COD的去除率最高为44.7%,对于TP的去除率最高为93.3%,本发明提出的磁性絮凝剂实现了对合流制溢流污染在不同处理模式下的高效快速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75033.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初雨弃流分质处理的混凝‑低压膜滤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水处理方法由雨水收集装置、混凝剂药池、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共同构成,所述初雨主要指降雨初期(0‑5min),前2‑5mm的降水;所述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包括混凝反应与过滤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初期雨水高效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混凝‑膜滤联用工艺,在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的同时,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应用绿色能源、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适用于雨水的分散式处理与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2570.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化材料界面电子迁移介导过氧化物去除残留药物的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以多孔、高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的SiC泡沫为载体,界面原位、高分散负载CuBi2O4、CuCo2O4、Cu/MnO2、Fe/C3N4高活性组分,有效解决粉体活性成分易团聚、难分离和回收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加入盐酸羟胺、抗坏血酸强化活性成分界面电子转移,解决高价态金属离子还原速度慢和自由电子再生难的问题,达到高效活化过氧化氢、单过一硫酸盐、过二硫酸盐和臭氧,介导高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硫酸盐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产生,实现饮用水和污废水难降解有机物高效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