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导电制氢氧气体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334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43534.1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陶瓷导电制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注水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陶瓷电解槽,陶瓷电解槽的内壁并且位于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制氢氧装置,制氢氧装置包括固定板、控制箱、第一固定连板、第二固定连板、固定连杆和阴极导电金属,控制箱的左下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所述控制箱的右下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上侧设置有集成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编程控制器,所述气体收集腔的内部设置有气体过滤膜,通过将阳极金属电极采用陶瓷电解槽进行更换替代,采用陶瓷电解槽做阳极催化剂,能够使中氧还原电催化活性提高,也有利于提高电催化活性。

    一种用于扩增灰葡萄孢菌四个基因的方法及其多重PCR引物组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3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593450.0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扩增灰葡萄孢菌四个基因的方法及其多重PCR引物组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是在已知灰葡萄孢菌对苯并咪唑类、啶酰菌胺类、异菌脲和环酰菌胺等多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突变位点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用于同时扩增β‑tub、BsOS1、erg27、SdhB四种基因片段的PCR引物组。本发明可直接采用提取的灰葡萄孢菌基因组作为模板,用设计的引物组对模板进行扩增,获得富集的四个基因片段。本发明是首次采用多重PCR方法对灰葡萄孢菌的四个抗药性突变基因进行同时扩增,为后期抗药位点的检测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本发明经过对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将四个基因片段在同一PCR反应中进行扩增。

    一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亚型分类基因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2054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62213.7

    申请日:2014-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亚型分类基因芯片及其应用,提供一种基于基因表达谱分析、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Th17免疫激活不同途径和平衡状态筛选出的基因组合,用于IOIP的实验及临床分型判断。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IOIP分型的基因芯片。本发明中,IOIP基因表达分析得出,该类眼部假瘤可分为两大亚型D1和D2;病理组织学特征证实D1与D2组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基因水平检测Th17激活相关因子进一步证明D1与D2组经历Th17激活的不同途径。本发明提供的IOIP分型方法在该类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分子机理的揭示上有重要意义,并有希望成为今后IOIP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亚型分类基因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2054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2213.7

    申请日:2014-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C12Q2600/112 C12Q260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亚型分类基因芯片及其应用,提供一种基于基因表达谱分析、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Th17免疫激活不同途径和平衡状态筛选出的基因组合,用于IOIP的实验及临床分型判断。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IOIP分型的基因芯片。本发明中,IOIP基因表达分析得出,该类眼部假瘤可分为两大亚型D1和D2;病理组织学特征证实D1与D2组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基因水平检测Th17激活相关因子进一步证明D1与D2组经历Th17激活的不同途径。本发明提供的IOIP分型方法在该类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分子机理的揭示上有重要意义,并有希望成为今后IOIP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种靶向物介导的核酸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45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1771.5

    申请日:2024-10-24

    Inventor: 谢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但不限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靶向物介导的核酸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阳离子脂质:C6A1脂质,聚合物:PLGA,修饰脂质:DSPEPEG2000,靶向物:特异性抗体或肽段;采用阳离子脂质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在纳米制剂表面修饰靶向物,以实现靶向递送,靶向物包括抗体、肽或小分子配体,在脂质体和纳米颗粒表面修饰PEG,提高稳定性和循环时间。本发明制备的靶向核酸纳米制剂,能够实现高效、安全的核酸和药物递送。

    一种颗粒阻尼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81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8026.5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阻尼器,包括:惯容吸能机构,安装在受控构件上,并被配置为当所述受控构件发生振动时,所述惯容吸能机构转动并产生惯性力,进而吸收所述受控构件的振动能量;摩擦耗能机构,与所述惯容吸能机构的动作端连接,并被配置为当所述惯容吸能机构转动时,所述摩擦耗能机构随之转动并产生碰撞和/或摩擦作用,进而消耗所述颗粒阻尼器的自身能量。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及安装便捷等优点,兼具惯容吸能和阻尼颗粒耗能的双重功能,在结构微小振(震)动时即可实现有效地吸收和耗散受控结构能量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