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0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13265.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用于预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的微生物标志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由Halolamina、Mitsuokella、Terasakiella、Magnetospirillum、Brachymonas、Simiduia、Erwinia、Salinisphaera和Luteimonas组成。该微生物标志物的高丰度和低丰度之间的显着预后差异表明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特临床价值。由该微生物标志物组合物构建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649987.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包括:盒体,盒体包括自下而上设置且相互配合的盒底、隔板和盒盖、盒底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培养瓶的放置孔,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培养瓶的瓶身穿过、并与放置孔匹配的第一通孔,盒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培养瓶中注射实验试剂、并与培养瓶的瓶口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本发明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通过放置孔容纳培养瓶,通过第一通孔固定培养瓶,通过第二通孔滴加实验试剂,而无需逐个开启培养瓶,也无需开启盒盖进行滴加,保证培养瓶在从接种到收获的过程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实现无菌、快捷、一站式接种;开关方便,存取简单,节约存放空间,缩短细胞接种和收获的操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9987.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包括:盒体,盒体包括自下而上设置且相互配合的盒底、隔板和盒盖、盒底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培养瓶的放置孔,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培养瓶的瓶身穿过、并与放置孔匹配的第一通孔,盒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培养瓶中注射实验试剂、并与培养瓶的瓶口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本发明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通过放置孔容纳培养瓶,通过第一通孔固定培养瓶,通过第二通孔滴加实验试剂,而无需逐个开启培养瓶,也无需开启盒盖进行滴加,保证培养瓶在从接种到收获的过程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实现无菌、快捷、一站式接种;开关方便,存取简单,节约存放空间,缩短细胞接种和收获的操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26525.2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组用于预测肺腺癌预后的微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微生物谱与肺腺癌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患者进行微生物组丰度、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的综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特定的16种微生物标志物,并建立了患者预后分层的特征模型。该微生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反应进行预测,该微生物模型能够帮助医生能够在治疗前更准确地判断哪些患者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1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3601.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IPC: C12Q1/6886 , G16H50/30 , G16B40/00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微生物标志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由g_Marinobacterium、g_Nitrobacter、g_Mycetocola、g_Zobellia、g_Ottowia、g_Leifsonia、g_Cyclobacterium、g_Nitriliruptor、g_Saccharicrinis、g_Buchnera等组成。该微生物标志物的高丰度和低丰度之间的显着预后差异表明了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特临床价值。由该微生物标志物组合物构建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6525.2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组用于预测肺腺癌预后的微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微生物谱与肺腺癌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患者进行微生物组丰度、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的综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特定的16种微生物标志物,并建立了患者预后分层的特征模型。该微生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和反应进行预测,该微生物模型能够帮助医生能够在治疗前更准确地判断哪些患者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839713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1191715.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标本培养及收获的一体化细胞培养瓶,涉及实验室耗材技术领域,包括锥形培养瓶及收获管,锥形培养瓶包括瓶身和瓶颈,瓶颈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该用于血标本培养及收获的一体化细胞培养瓶,通过使接种样本和收获样本为同一个耗材产品,血标本在收获前位于一个一体化培养瓶,锥形培养瓶和收获管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并且转移管能够将培养细胞引流到收获管内,转移样本前无需去掉培养瓶盖、开启培养瓶胶塞以及离心管的管盖,简化操作过程,同时避免标本转移引起的样本遗撒或样本混淆情况。通过接种的血标本于空间较大的锥形培养瓶中生长,使细胞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以便后续实验操作得到合格的分析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536757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661638.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B01L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管放置装置,包括:管架本体,所述管架本体设有固定腔及固定口,所述固定口为多个,所述固定腔通过所述固定口与外界连通,多个所述固定口沿所述管架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腔用于固定离心管,所述固定口的口壁用于与离心管的外壁抵触配合;收纳支架,所述收纳支架设有固定槽。本离心管放置装置,能够使细胞实验操作中根据样本数量和实验需求,通过管架本体和收纳支架的组合和拆分,方便多个离心管同时从超净台的放入和取出,避免反复进出超净台引起细胞或试剂的污染,也避免离心管倾倒而造成样本损失;同时,可以减少反复拿取的操作,节约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2155844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644823.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样本冻存的真空采血冻存管,包括采血管,所述采血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采血管的内部设置有试剂预存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管技术领域。该用于血液样本冻存的真空采血冻存管,在采血管的内部设置旋转的隔断杆以及滑动的分隔杆,通过隔断杆和分隔杆之间的固定实现采血管内部空间的分隔,上方空间用于存储血液,下方分别填充细胞冻存液和抗凝肝素,进而实现血液进入采血管内部后会与下方的液体接触,实现采血和细胞冻存准备的一体化操作,简化操作过程,避免样本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970947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189102.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血细胞接种仪器的自动针头式吸液移液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该应用于血细胞接种仪器的自动针头式吸液移液装置,通过自动移液组件的设置,在进行接种的过程中,通过机械臂、自动移液台以及脱卸套筒和移液器弹性吸嘴等组件的配合,能够通过全程在箱体内部进行自动吸液、接种作业,解决了外界污染和血液飞溅造成的样本交叉污染,并且能够保证规模样品的接种量一致性,避免后续实验受影响,同时也避免了接种前与接种后均需要人工核对患者条码信息,减少了患者信息错误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