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377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3094.0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心梗辅助预测方法,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基于心电记录分析系统采集每个目标患者在不同体位下的Ⅱ导联心电图,并对Ⅱ导联心电图进行预处理得到当下心电图;对所有目标患者的所有当下心电图进行体位分类,并提取每个体位分类下的HRV特征,构建得到体位‑特征条目;将所有体位‑特征条目划分为训练集以及预测集,并基于训练集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学习以及基于预测集对学习后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模型优化,得到预测模型;采集新患者的Ⅱ导联心电图,并输入到预测模型中进行心梗辅助预测及输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心梗患者的预测模型,提升针对心梗的辅助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92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79965.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目标用户健康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获取目标事件信息、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的出行信息和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基于目标事件信息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目标用户的生理标识信息和目标用户的属性信息;获取与生理标识信息相匹配的初始大语言模型和训练样本集;基于训练集和验证集对初始大语言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大语言模型;基于目标大语言模型对目标用户的出行信息、目标用户的预设工作信息和目标用户的预设居住环境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基于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生成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5729.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自主神经调控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获取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目标用户的历史生理参数信息和目标用户的实时体感信息;对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目标用户的多模态数据;基于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和目标用户的历史生理参数信息对目标用户的多模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生理特征风险影响因子;对生理特征风险影响因子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多模态数据;对目标多模态数据和目标用户的实时体感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目标用户的自主神经活动信号数据;基于目标神经调节预警模型对目标用户的自主神经活动信号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电刺激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8447.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患者健康监测和干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数据库模块、用户行为识别模块、应对策略选择模块和优化模块,用户交互模块用于收集患者描述,并调用和匹配存储在所述的数据库模块中的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患者信息;用户行为识别模块用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归一化处理;应对策略选择模块用于将得到的数据与知识库进行匹配,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将匹配后的结果应用大语言模型的解码器转换为自然语言,并将评估结果及应答发送到用户交互模块,由用户交互模块给予用户反馈,辅助主治医师评价患者情况;主治医师就评估结果及应答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输入优化模块,帮助大语言模型进一步提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0415.5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16H15/00 , G06N5/04 , G06N20/00 , G06F16/215 , G06F16/36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大语言模型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界面、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模块、数据清洗和转换模块、结果解释和可视化模块、数据分析和建模模块以及报告和推断模块;大语言模型用于深度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处理临床试验中的复杂文本数据;数据分析和建模模块用于利用机器学习或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取信息、发现规律、预测结果;报告和推断模块用于自动生成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报告和摘要,提高研究结果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减轻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8491.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医疗数据加密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存储模块、访问控制模块、解密模块和外部系统接口;客户端用于输入和获取多模态医疗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多模态医疗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加密后的医疗数据;访问控制模块用于管理对加密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解密模块用于对授权的用户进行数据解密,使授权的用户能够获取到原始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外部系统接口用于与医疗数据加密系统以外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和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9733.1
申请日:2023-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03B37/027 , G01D5/40 , G01J5/10 , G01R27/02
Abstract: 一种可同时实现多波长红外吸收测量和阻抗谱分析的光‑电复合传感器的制造方法,采用熔融挤出法或者浇铸法将聚合物颗粒料制作成具有预设好的通孔结构的预制棒。采用机械加工或者熔融挤出方式将光学透明材料和导电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并塞入预制棒包层对应的通孔中,进行共固化,形成最终预制棒。将预制棒安装至拉丝塔上,将导电纤维固定于送料台上,并将三根导电纤维分别穿过预制棒上对应的通孔,并固定于预制棒下端。将预制棒深入加热炉并加热至预制棒玻璃化转变温度,预制棒软化、下垂并拉丝,三根导电纤维也同时被嵌入所拉直纤维中,随后通过纤维卷绕盘实现纤维的批量拉制。本发明实现了光‑电探测纤维的低成本、批量化、可控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80031.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认知的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获取目标用户的生理信息、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训练样本集和预设认知障碍训练模型;基于预设处理规则对训练样本集进行处理,生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和验证集对预设认知障碍训练模型进行处理,生成目标认知障碍训练模型;对目标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处理,生成目标融合特征向量信息,目标融合特征向量信息由图像特征向量、视频特征向量、音频特征向量和文本特征向量所组成;基于目标认知障碍训练模型对目标融合特征向量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基于目标用户的医疗用途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生成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27206.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16H20/10 , G16H10/60 ,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F40/16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药物处方和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数据特征提取模块、决策生成模块和药物信息更新模块;针对使用人群对输入输出的不同需求,分为医生端和药局端;高质量药物处方数据收集和使用;相比于医生,大语言模型能够实时出具药方,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内部专用物联网将接入大语言模型系统,因此系统能够给出更丰富的药物统计信息;而学习到足够多的、与专业医生能力相当的系统则可以部署到任何地方,且随着硬件设施的升级,系统单价将更加低廉,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物处方开具服务,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9521.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猪终末期心力衰竭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麻醉:对猪进行全身麻醉;(2)造模:静脉注射肝素;经动脉鞘将指引导管置于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将导丝送至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远端,在导丝指引下,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中段第一对角支开口处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近端置入球囊封堵;(3)造模后护理:造模后2~4d给予胺碘酮和抗生素,每天对伤口消毒1~3次。按照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可以构建得到成功率高达80%以上的巴马小香猪终末期心力衰竭模型(EF<35±5%)。对心力衰竭药物和器械的研究和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