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3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17942.6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改性母粒、包含其的改性聚丙烯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聚丙烯改性母粒是以聚烯烃基体、引发剂、丙烯酸酯预聚物、苯乙烯系共聚物为原料,通过反应挤出制得的具有微交联结构和高温高刚性能的聚烯烃基体功能母粒。共混改性可使普通均聚聚丙烯在保持高流动性、高模量、耐腐蚀等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特别是高温模量和韧性,使其达到甚至超过HCPP的使用性能,极大地拓宽了普通均聚聚丙烯原料的应用范围,能够经济高效地实现普通均聚聚丙烯的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13910.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55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堆组装的打包设备及方法,所述打包设备包括电池堆端板和螺栓,所述电池堆端板上设有阶梯孔,所述螺栓由中间杆和螺纹杆组成,所述螺纹杆位于中间杆的两端,且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小于中间杆的直径,所述螺栓通过插设于所述阶梯孔内与所述电池堆端板连接。本发明通过螺栓与电池堆端板连接结构的设置以及定位块的配合使用,先将螺栓与电池堆端板的下端板连接,再将电池堆端板的上端板穿过螺栓放置到预设位置,实现了电堆打包的自动化,即能够将多根螺栓同时穿入电池堆端板,且满足自动拧紧的使用需求,实现液流电池堆装配的全自动化过程;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池堆成品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50064.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18 , H01M8/24 , H01M8/02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平翻转安装形式的液流电池板框、单电池及电池堆,其中板框包括电解液进出口和电极腔,电极腔通过膜分割形成负极电极腔和正极电极腔;电极腔的两侧还设置有正极翻转孔和负极翻转孔;板框相对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电解液槽且满足:板框的下端面的电解槽水平旋转180°后与板框的上端面的电解槽重合;多个板框堆叠时,上下板框的电解液槽形成正极电解液流道和负极电解液通道;本发明多个板框进行堆叠时形成双面电解液流道,充分利用幅面,减少了厚度较厚的区域,注塑生产时,减少了缩水缺陷,板框减小了变形,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提高幅面利用率减少了使用的材料,降低了物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213989.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堆组装的自动打包装置及方法,所述自动打包装置包括螺栓、电池堆端板、螺栓夹具和螺栓定位机构,螺栓和电池堆端板活动连接,螺栓夹具围绕电池堆端板一周设置,螺栓定位机构设于电池堆端板上方。采用本发明的自动打包装置,可通过螺栓与电池堆端板连接结构的设置、以及螺栓夹具和螺栓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电堆打包的自动化,即能够将多根螺栓同时穿入电池堆端板,且满足自动拧紧的使用需求,实现液流电池堆装配的全自动化过程;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池堆成品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213910.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55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堆组装的打包设备及方法,所述打包设备包括电池堆端板和螺栓,所述电池堆端板上设有阶梯孔,所述螺栓由中间杆和螺纹杆组成,所述螺纹杆位于中间杆的两端,且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小于中间杆的直径,所述螺栓通过插设于所述阶梯孔内与所述电池堆端板连接。本发明通过螺栓与电池堆端板连接结构的设置以及定位块的配合使用,先将螺栓与电池堆端板的下端板连接,再将电池堆端板的上端板穿过螺栓放置到预设位置,实现了电堆打包的自动化,即能够将多根螺栓同时穿入电池堆端板,且满足自动拧紧的使用需求,实现液流电池堆装配的全自动化过程;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池堆成品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48869.5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 , H01M8/18 , H01M8/2404 , H01M8/24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模块化液流电池堆及其生产工艺,其中,液流电池堆包括:从下往上层叠设置的下端板组件、下保温板、负极集流板、首节电池结构、n个单电池结构、分隔单电池结构、m个单电池结构、尾节电池结构、正极集流板、上保温板、上端板组件,n为大于2的正整数,m=n‑2。本发明的液流电池的单电池结构是相同的重复模块,在装配工位完成逐节堆叠,重复模块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液流电池堆装配对精度有较高要求,每个单电池结构单独生产并进行品控可以提高模块的一致性,保证相邻电池节的性能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59431.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0273 , H01M8/0286 , H01M8/2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堆板框密封结构及外密封方法,属于液流电池电堆密封技术领域。一种电池堆板框密封结构,包括:多个熔接凹槽,分布在板框外沿单面设置或双面设置;当电池堆主体组件组装成电池堆后,熔接凹槽与相邻板框或相邻板框上的熔接凹槽之间形成间隙,在电池堆侧面使用融化的热封填料填充熔接凹槽,热封填料冷却固化后在电池堆内侧和外侧形成外密封层和/或内密封层。本发明的电池堆板框密封结构,可以代替原有板框与板框间的部分密封条或密封垫,节省电堆成本,并且利于调试和二次热封,适用于对液流电池单电池、或由液流单电池组成的电池堆中相邻的板框以及板框之间的膜或双极板进行密封,以便有效的解决电解液的渗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104093.7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式电池堆自动堆叠生产线及其工艺方法,其包括物流流转主线起始段设置重型零部件上料工位一,物流流转主线末尾段设置翻转工位;物流流转支线包括物流流转支线一和物流流转支线二;物流流转支线一和物流流转支线二之间设置重型零部件上料工位二,物流流转支线一连接电池堆上料堆叠工位,同时电池堆上料堆叠工位分别设置在所述物流流转主线的两侧;物流流转支线二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压紧拧紧工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并联式组线的铁‑铬液流电池电池堆组装生产线,可实现高自动化的液流电池的批量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和降低人员伤害,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实现对铁‑铬液流电池电池堆生产工艺的全面开发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13989.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堆组装的自动打包装置及方法,所述自动打包装置包括螺栓、电池堆端板、螺栓夹具和螺栓定位机构,螺栓和电池堆端板活动连接,螺栓夹具围绕电池堆端板一周设置,螺栓定位机构设于电池堆端板上方。采用本发明的自动打包装置,可通过螺栓与电池堆端板连接结构的设置、以及螺栓夹具和螺栓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电堆打包的自动化,即能够将多根螺栓同时穿入电池堆端板,且满足自动拧紧的使用需求,实现液流电池堆装配的全自动化过程;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池堆成品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48900.5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7 , H01M8/18 , H01M8/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端板及设计方法,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该一种液流电池端板,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第一底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和端板长度相等,相邻所述第一构件在第二方向上间距设置,以在相邻两第一构件之间形成连接区间;第二构件,相邻所述第二构件在连接区间内沿第一方向上间距设置,以在相邻第二构件之间形成间隙区间,且所述第二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构件焊接。通过设计由第一侧壁部和第一底板部构成的第一构件,以及由第二底板部和第二侧壁部构成的第二构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进行组装以形成端板,从而降低了端板的加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