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失效判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371271.4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失效判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实测的摩擦副表面的特征参数,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特征参数包括工况参数和状态参数,状态参数为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工况参数为输入转速及接合油压;对特征参数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后降维,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确定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重;将最优权重输入BP神经网络,采用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训练,再将测试集输入BP神经网络中,完成基于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的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判别,并输出结果。本发明能实现对导致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多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失效判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71271.4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失效判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实测的摩擦副表面的特征参数,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特征参数包括工况参数和状态参数,状态参数为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工况参数为输入转速及接合油压;对特征参数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后降维,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确定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重;将最优权重输入BP神经网络,采用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训练,再将测试集输入BP神经网络中,完成基于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的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判别,并输出结果。本发明能实现对导致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多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一种指尖皮肤表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1389267.6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尖皮肤表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建立指尖和样本的二维模型;对指尖二维模型和样本二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指尖几何模型和样本几何模型进行属性设置;设置装配体;设置相互作用;设置分析步及输出;设置样本在x、y方向位移为零,绕x轴、y轴转动为零,指骨在x方向位移为零,绕x轴、y轴转动为零,指骨在y方向的位移为‑2mm;建立运算,得到指尖横、纵截面接触样本横、纵截面的宽度和接触长度随分析步变化的数据;采用接触力与接触位移的关系进行模型的验证;分析指尖与确定性纹理表面的接触特性。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接触纹理的随机性,简化研究问题。

    一种指尖皮肤表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89267.6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尖皮肤表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建立指尖和样本的二维模型;对指尖二维模型和样本二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指尖几何模型和样本几何模型进行属性设置;设置装配体;设置相互作用;设置分析步及输出;设置样本在x、y方向位移为零,绕x轴、y轴转动为零,指骨在x方向位移为零,绕x轴、y轴转动为零,指骨在y方向的位移为‑2mm;建立运算,得到指尖横、纵截面接触样本横、纵截面的宽度和接触长度随分析步变化的数据;采用接触力与接触位移的关系进行模型的验证;分析指尖与确定性纹理表面的接触特性。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接触纹理的随机性,简化研究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