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0452140.0
申请日:2018-05-12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的方法及系统,用于无砟轨道的伤损分析研究。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主体结构特点、材料形式;基于规范、文献和试验获得无砟轨道各组成材料塑性损伤本构关系;计算建立耦合模型所需的塑性损伤参数;结合有限元软件建立试块仿真模型反向验证参数的准确性;将参数赋予耦合模型;基于耦合模型进行后续仿真计算和伤损分析。本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客货共线线路的特点,结合有限元法,成功将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应用到铁路无砟轨道非线性分析中,填补了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理论模型的空白,具有通用、易实现、精确度高、伤损分析指标直观易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79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8578.4
申请日:2016-06-17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模型的轨道层间离缝维护时机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现场实测的轨道结构几何尺寸和物理属性建立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不同工况的温度荷载,计算分析无砟轨道受力变形情况;根据计算出的无砟轨道受力及变形云图,确定离缝出现的起始区域;计算分析离缝区域离缝宽度、深度随温度变化的发生发展情况,与我国现行的规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管理办法》进行对比,判断伤损等级;基于上述评估等级,确定温度变化幅度限值及其所对应时间节点确定合理的养护维修时机。本发明基于现场轨道和环境条件,既可确定离缝出现位置,又可分析并预测离缝的演变情况,提出合理的轨道层间离缝的养护维修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438578.4
申请日:2016-06-17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模型的轨道层间离缝维护时机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现场实测的轨道结构几何尺寸和物理属性建立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不同工况的温度荷载,计算分析无砟轨道受力变形情况;根据计算出的无砟轨道受力及变形云图,确定离缝出现的起始区域;计算分析离缝区域离缝宽度、深度随温度变化的发生发展情况,与我国现行的规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管理办法》进行对比,判断伤损等级;基于上述评估等级,确定温度变化幅度限值及其所对应时间节点确定合理的养护维修时机。本发明基于现场轨道和环境条件,既可确定离缝出现位置,又可分析并预测离缝的演变情况,提出合理的轨道层间离缝的养护维修时机。
-
-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0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438690.8
申请日:2016-06-17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养护的允许轨道板纵向伸缩的上拱变形限位装置,主要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养护维修过程中使用,起到对轨道板上拱变形进行限位作用。包括扣压板、传力枕座、扣压件、扣压弹簧、扣压螺母和拉杆,扣压板扣压在轨道板上,拉杆的底端穿过椭圆螺栓孔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拉杆的上部依次穿过扣压板、传力枕座、扣压件和扣压弹簧,拉杆的上部设有螺纹,扣压螺母通过螺纹螺接在扣压弹簧的上端。装置设有可允许轨道板纵向伸缩的椭圆螺栓孔,有利于轨道板内部纵向应力的释放,既可使得养护维修变得高效、灵活、机动,又能保证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以及线路的横向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坚固可靠、灵活机动、制作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52140.0
申请日:2018-05-12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的方法及系统,用于无砟轨道的伤损分析研究。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主体结构特点、材料形式;基于规范、文献和试验获得无砟轨道各组成材料塑性损伤本构关系;计算建立耦合模型所需的塑性损伤参数;结合有限元软件建立试块仿真模型反向验证参数的准确性;将参数赋予耦合模型;基于耦合模型进行后续仿真计算和伤损分析。本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客货共线线路的特点,结合有限元法,成功将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应用到铁路无砟轨道非线性分析中,填补了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理论模型的空白,具有通用、易实现、精确度高、伤损分析指标直观易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8690.8
申请日:2016-06-17
IPC: E01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002 , E01B2201/04 , E01B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养护的允许轨道板纵向伸缩的上拱变形限位装置,主要于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养护维修过程中使用,起到对轨道板上拱变形进行限位作用。包括扣压板、传力枕座、扣压件、扣压弹簧、扣压螺母和拉杆,扣压板扣压在轨道板上,拉杆的底端穿过椭圆螺栓孔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拉杆的上部依次穿过扣压板、传力枕座、扣压件和扣压弹簧,拉杆的上部设有螺纹,扣压螺母通过螺纹螺接在扣压弹簧的上端。装置设有可允许轨道板纵向伸缩的椭圆螺栓孔,有利于轨道板内部纵向应力的释放,既可使得养护维修变得高效、灵活、机动,又能保证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以及线路的横向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坚固可靠、灵活机动、制作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207846097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878393.1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的限位结构,包括:带肋钢棒和橡胶套筒,所述带肋钢棒的钢棒第一端与所述橡胶套筒嵌套连接;所述橡胶套筒与轨道板连接;所述带肋钢棒的钢棒第二端与底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限位结构实现了轨道板与底座板的协同受力与变形,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牢固可靠、成本较低,有效的限制了轨道板的纵、横、垂向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