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分离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995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94579.0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分离方法及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上设置有混合液入口、轻相溢流口、重相出口、排气口、液位计,重相出口连接有倒U型管,倒U型管的顶部与分离罐顶部的气相平衡口连通。轻相溢流口设置有L型板,L型板与轻相溢流口所在的分离罐侧壁形成溢流腔。该方法包括将涂料喷涂于支撑丝网表面,干燥,得分离膜层,并将多个分离膜层上至下依次固定于分离罐内,将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混合液体输入分离罐内,在重力下静置分层,得到上层轻相和下层重相;轻相液面逐渐上升,重相流至倒U型管中,轻相通过轻相溢流口排出,重相通过倒U型管出口排出。本申请实现了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高效分离。

    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分离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99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94579.0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分离方法及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上设置有混合液入口、轻相溢流口、重相出口、排气口、液位计,重相出口连接有倒U型管,倒U型管的顶部与分离罐顶部的气相平衡口连通。轻相溢流口设置有L型板,L型板与轻相溢流口所在的分离罐侧壁形成溢流腔。该方法包括将涂料喷涂于支撑丝网表面,干燥,得分离膜层,并将多个分离膜层上至下依次固定于分离罐内,将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混合液体输入分离罐内,在重力下静置分层,得到上层轻相和下层重相;轻相液面逐渐上升,重相流至倒U型管中,轻相通过轻相溢流口排出,重相通过倒U型管出口排出。本申请实现了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的高效分离。

    硫酸头孢喹肟生产用结晶釜

    公开(公告)号:CN221998931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23334179.8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硫酸头孢喹肟生产用结晶釜,包括:釜体、搅拌单元和换热单元,搅拌单元包括电机、主轴、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的一端连接,主轴的上部固设有主齿轮,第一搅拌轴的上部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二搅拌轴的上部固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主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均设置有搅拌桨。换热单元包括设置在釜体外侧面的夹套及套设在主轴外周的换热桶,主轴穿过换热桶,主轴与换热桶的上部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主轴与换热桶的下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换热桶的下进口通过冷媒导入管与夹套连通,换热桶的上出口通过冷媒导出管与夹套连通。本申请实现了硫酸头孢喹肟的高效结晶。

    注射用水使用点降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4475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074972.4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用水使用点降温装置,属于注射用水供水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提供注射用水的循环管路和降温换热器,循环管路与降温换热器热介质入口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循环管路连接处设有进水自控阀;降温换热器热介质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循环管路连接,回水管路与循环管路连接处设有回水自控阀;回水管路通过用水管路连接有用水自控阀;用水管路与回水自控阀之间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排放自控阀,排放自控阀通过排放管路与纯水储罐连接。本降温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操作和维护,可以对注射用水进行冷却,同时可以输出高温的注射用水,使用更加方便。

    溶媒回收和料粉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593536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491522.X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媒回收和料粉收集系统,包括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的溶媒出口和旋风分离器的入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和真空装置的入口连接,真空装置的出口和溶媒冷却装置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和真空装置之间设置旋风分离器,将溶媒中夹杂的湿物料进行分离,避免湿物料堵塞真空装置和溶媒冷却装置的管路,同时还提高了待回收料粉的收率。在冷凝器中采用螺旋叶片状折流板,避免了传热死区和污垢堆积现象的产生,提高了传热的效率。在换热管内加装静态混合器,使得介质在进入换热管后流型不断被改变,强化了传热的效果。

    7-ACQ中间体合成中的除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108190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834477.7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7‑ACQ中间体合成中的除氨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竖直设置;冷凝器还与石蜡吸收罐、循环吸收塔和活性炭吸附塔依次串联;冷凝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两端且与筒体隔开的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和下封头通过冷凝管连通;上封头内设置有风扇,上封头与石蜡吸收罐连接;下封头与反应釜连通,本申请的装置通过在反应釜上连接冷凝器,将反应蒸出的气体中的二氯甲烷冷凝回流,实现二氯甲烷和氨气的分离,而反应中所产生的氨气则排出,克服了7‑ACQ中间体合成中,副产物氨气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影响反应液正常反应,导致收率偏低的弊端。

    用于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86422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2927424.X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驱动电机、搅拌单元和辅助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轴的一端穿过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桨的一端与搅拌轴的外侧连接。辅助搅拌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曲轴、连接套、连接杆及配重板。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搅拌轴的下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垂直啮合连接,曲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曲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与反应釜本体的内壁连接,连接套转动套设在曲轴的弯曲部,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配重板固定连接。本申请实现了对反应釜内物料的高效搅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