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40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02452.3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方法,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样本进行总DNA提取;之后用ITS5F/4R引物扩增,接着使用CodonCode Aligner对扩增产物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用ClustalXv2.0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后,去除俩端的多余序列,将处理后的序列使用Mega6.0软件计算序列的K-2-P距离,分析比较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通过对不同种石斛的ITS序列的聚类来区分石斛物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难以用传统的表型特征或理化分析等方法来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技术问题,能够快速、简便并且准确地鉴别石斛属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4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07703.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提供蝶花杜鹃的组培繁殖方法,包括选取蝶花杜鹃的种子为外植体,消毒,经种子萌发、丛生芽诱导、壮苗并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步骤。培养的温度均为20-23℃,湿度30-50%。光照条件为自然光2000-2500LUX+人工辅助光1500-2000LUX。使用该方法可达到一个无菌苗诱导4-5或者更多的丛生芽,生根率达76%,移栽成活率94%,极大地提高了蝶花杜鹃的繁殖能力,为蝶花杜鹃的保存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893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306249.6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提供迷人杜鹃的组培快繁方法。选取迷人杜鹃的种子为外植体,经丛生芽诱导、壮苗并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培养的温度为20-23℃,湿度为30-45%,光照条件为自然光2000-2500LUX+人工辅助光1500-2000LUX。使用该方法可达到一个无菌苗诱导4-5或者更多的丛生芽,生根率达77%,移栽成活率达99%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迷人杜鹃的繁殖能力,为迷人杜鹃的保存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97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10405.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皮石斛种子一步成苗的培养方法,包括采集紫皮石斛成熟蒴果,对蒴果消毒;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0.1mg/L6‑BA+0.2mg/LNAA+60g/L马铃薯汁+70g/L香蕉汁(带皮)+25g/L蔗糖+6.8g/L琼脂,pH=5.9,种子在培养瓶内培养195天以后,不经任何转接长成7~9cm的带根茎叶的完整植株。本发明从种子播种到成苗无需转接,节约了培养基原料和人力、物力,相比传统三步培养法缩短了近25天的时间提早出苗。本发明种子培养基中添加带皮的香蕉汁,是由于香蕉皮中富含丰富的钾元素,可以补充紫皮石斛生长所需的钾元素等必需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7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040376.1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白菜氧甲基转移酶BpOMT1基因及在制备4‑甲氧基没食子酸中的应用。所述岩白菜氧甲基转移酶BpOMT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以没食子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为原料,在岩白菜氧甲基转移酶BpOMT1的催化下,生成4‑甲氧基没食子酸,对于岩白菜素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47686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61947.8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平菇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质,该培养基质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所组成:木屑600-1800份、辣木壳粉600-1800份、谷壳400份、棉籽壳1120份、石灰40份、蔗糖40份。同时提供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选择播种时间、营养料准备、播种、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步骤。本发明增加了辣木壳粉的市场利用方式,增加了平菇的营养成分,其中配方2使得平菇中磷、锌和镁含量提高1倍多,锰含量和钠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倍和2倍。增加了氨基酸的含量,所测的17种氨基酸成分均高于普通且氨基酸总含量高出1.31%。
-
公开(公告)号:CN1084641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61929.X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平菇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质,该培养基质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所组成:木屑600-1800份、辣木叶粉600-1800份、谷壳400份、棉籽壳1120份、石灰40份、蔗糖40份。同时提供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选择播种时间、营养料准备、播种、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步骤。本发明增加了辣木叶粉的市场利用方式,增加了平菇的营养成分,配方3在铁、锌、粗多糖和蛋白质上为最高组,其中蛋白质和锌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倍和2倍。增加了氨基酸的含量,所测的17种氨基酸成分均高于普通且氨基酸总含量高出1.30%。
-
公开(公告)号:CN104488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706386.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提供红马银花的组培繁殖方法。包括选取红马银花的种子为外植体,经种子萌发、丛生芽诱导、壮苗并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步骤。培养的温度为20-23℃,湿度为30-45%,光照条件为自然光2000-2500LUX+人工辅助光1500-2000LUX。使用该方法可达到一个无菌苗诱导4-5或者更多的丛生芽,生根率达68%,移栽成活率达89%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红马银花的繁殖能力,为红马银花的保存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532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158156.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程双红 , 徐中亮 , 吴春燕 , 魏凡翠 , 王永林 , 李东徽 , 王有国 , 白天 , 吴雅文 , 孟静 , 张敬丽 , 白成元 , 王挥 , 刘蕊 , 吴翼 , 朱辉 , 赵松林 , 叶剑秋 , 曹红星 , 晁祖德
IPC: A01G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椰枣、油棕植物修剪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体、旋转刀具、水平运动主体、竖直运动主体和驱动主体,所述驱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上端,所述驱动主体与机体电连接,所述竖直运动主体滑动套在驱动主体的外壁,所述竖直运动主体的内端与驱动主体的内端螺纹连接,所述水平运动主体的下部外壁滑动安装在竖直运动主体的内壁,所述水平运动主体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竖直运动主体的上部。本申请采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再带动刀片转的方式切割目标枝叶,同时利用挡罩挡在电机上部,防止枝叶与电机和转轴的连接点接触,从而降低了切割过程中枝叶与旋转刀具缠绕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85842.8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鞘石斛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外植体选取、外植体消毒、种子萌发与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与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移栽驯化。本发明方法的外植体消毒率达98%,种子萌发率达98%,原球茎增殖率达93.64%,分化率达89.73%,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89%。本发明可快速繁殖杯鞘石斛无菌种苗,解决了杯鞘石斛自然条件下自然萌发率低及病虫害感染问题,能快速提供杯鞘石斛种苗、缩短育种年限以适应市场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