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10585.1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能够使正极的电阻适当地减少,实现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合剂被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所述正极合剂含有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1)和导电性氧化物,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至少含有锂的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在此,在正极活性物质(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了导电性氧化物的一次粒子聚集成的粒状区域(2a)、和导电性氧化物成形为膜状的膜状区域(2b),粒状区域(2a)中的一次粒子的基于截面TEM观察得到的平均粒径为0.3nm以上,在膜状区域(2b)的截面TEM观察中没有观察到粒径为0.3nm以上的粒子,且没有观察到2nm以上的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394353.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复合材料层(100)。正极复合材料层(100)包含复合粒子(10)和电子传导性粒子(20)。复合粒子(10)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1)和被膜(12)。被膜(12)形成于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1)的表面。被膜(12)包含第1电子传导性氧化物。电子传导性粒子(20)分散于正极复合材料层(100)内。电子传导性粒子(20)包含第2电子传导性氧化物。第1电子传导性氧化物和第2电子传导性氧化物分别具有钙钛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94353.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3/50 , C01P2002/20 , C01P2002/34 , C01P2004/61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4/4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复合材料层(100)。正极复合材料层(100)包含复合粒子(10)和电子传导性粒子(20)。复合粒子(10)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1)和被膜(12)。被膜(12)形成于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1)的表面。被膜(12)包含第1电子传导性氧化物。电子传导性粒子(20)分散于正极复合材料层(100)内。电子传导性粒子(20)包含第2电子传导性氧化物。第1电子传导性氧化物和第2电子传导性氧化物分别具有钙钛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880010585.1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能够使正极的电阻适当地减少,实现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合剂被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所述正极合剂含有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1)和导电性氧化物,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至少含有锂的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构成,在此,在正极活性物质(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附着了导电性氧化物的一次粒子聚集成的粒状区域(2a)、和导电性氧化物成形为膜状的膜状区域(2b),粒状区域(2a)中的一次粒子的基于截面TEM观察得到的平均粒径为0.3nm以上,在膜状区域(2b)的截面TEM观察中没有观察到粒径为0.3nm以上的粒子,且没有观察到2nm以上的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173020.2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川大介
IPC: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改善了循环耐久性的锂金属负极二次电池。一种锂金属负极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含有Li离子。隔膜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负极包含负极基材和覆盖层。覆盖层覆盖负极基材的至少部分表面。覆盖层含有锂离子传导体。锂离子传导体的锂离子传导率为1.0×10‑13~2.0×10‑9S/cm。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0947426.0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川大介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具备:由能够吸藏和放出电荷载体的化合物构成的基体部;配置在所述基体部的表面至少一部分的电子传导体;以及配置在所述基体部的表面至少一部分的电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179246.8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α)和(β)工序:(α)准备正极活性物质;(β)通过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被膜来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被膜以满足以下的(1)~(3)的方式形成,(1)被膜包含锂离子传导体和铁电体;(2)铁电体分散于锂离子传导体内;并且,(3)在正极活性物质和铁电体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存在锂离子传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630826.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由锂过渡金属化合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以及覆盖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并且,上述覆盖部包含锂离子导体,所述锂离子导体包含锂、磷酸基和钇。另外,上述锂离子导体包含钇的比例相对高的区域A和钇的比例相对低的区域B。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173319.8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川大介
IPC: H01M50/449 , H01M50/491 , H01M50/431 , H01M50/497 , H01M50/48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改善了循环耐久性的锂金属负极二次电池。一种锂金属负极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含有Li离子。隔膜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隔膜包含多孔质基材和覆盖层。多孔质基材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第1主面与正极相对。第2主面与负极相对。覆盖层覆盖第2主面。覆盖层含有Li离子传导体。Li离子传导体的Li离子传导率为1.0×10‑13~2.0×10‑9S/cm。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0487522.4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能够赋予二次电池优异的低温输出特性、优异的高温循环特性和优异的高电压耐性。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具备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以及位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且含有含钛化合物的被覆部。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层部,形成有与距表面500nm深度处的Ti浓度相比Ti浓度高的层。所述被覆部的含钛化合物是选自TiO2、TinO2n‑1(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以及含有Li和Ti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