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02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100916.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31 , H01M50/528 , H01M50/552 , H01M50/566 , H01M10/04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电极本体部、集电箔伸出部和集电箔连接部;包括焊接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的第1延伸部位的第1集电端子;以及第2集电端子,该第2集电端子是另外于所述第1集电端子的部件,包括焊接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的第2延伸部位的第2集电端子。所述第1延伸部位和所述第2延伸部位相对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位于彼此相反侧。所述第1延伸部位和所述第2延伸部位双方被焊接于集电箔连接部,由此存在将所述第1延伸部位、所述第2延伸部位和集电箔连接部一体化的焊接部,所述第1集电端子和所述第2集电端子经由所述焊接部而被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90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815018.6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1)的制造方法。根据该制造方法,激光包含:向位于盖体(61)上的第1照射位置照射的第1峰光(PL1)、向位于第1照射位置与连接面(56)之间的第2照射位置照射的第2峰光(PL2)、和向连接面(56)照射的第3峰光(PL3),第1峰光(PL1)的强度比第2峰光(PL2)的强度以及第3峰光(PL3)的强度高,第3峰光(PL3)的强度比第2峰光(PL2)的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8670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710386.4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34
Abstract: 在接合过程中,当翻转板被插入在连接构件的凹部中、且凹部的开口朝向垂直方向上方时,将激光束从上方连续照射所述凹部的内壁表面与所述翻转板的外侧表面相面对之处的边界一圈或以上。连接构件的圆形内壁表面是一倾斜表面,随着该倾斜表面的位置越靠近激光束照射侧,该倾斜表面越远离翻转板的外侧表面,该倾斜表面满足w/(h·D)≥0.002(w:倾斜表面在径向上的长度,h:倾斜表面的高度,D:倾斜表面在激光束照射侧的相对侧上的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138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043480.4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06 , H01M2/30 , H01M10/04 , H01M2200/20 , Y10T29/49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防止由振动的产生和传递导致的电流切断机构的断裂而实现防止电流切断机构的误动作和提高二次电池的品质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解决手段是一种二次电池1,具备电流切断机构8,所述电流切断机构8具有由隔板构成且与铆钉17连接的反转板11、和保持正极的集电片14的作为绝缘体的支架12,所述电流切断机构8是相对以预定的强度将反转板11焊接于正极5的集电片14而构成的,在封口板4的上面4a层叠正极端子16,并且在封口板4的下面4b层叠支架12,用铆钉17将正极端子16和支架12接合于封口板4,所述二次电池1具备使支架12固定接合于封口板4的固定接合部18。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09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80041601.7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 H01M2/26 ,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6 , H01M2/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与第1电极板(10)或第2电极板(20)电连接的集电体(68)包括筒状集电部(68c)。与集电体(68)电连接的外部端子(62)包括供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的筒状端子部(62c)。在将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筒状端子部(62c)之前,筒状集电部(68c)自身的外径(R)大于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径(S)。在插入工序中,以使筒状集电部(68c)的外径(R)成为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径(S)以下的方式,使筒状集电部(68c)缩径或使筒状端子部(62c)扩径,将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筒状端子部(62c),其后,借助缩径的筒状集电部(68c)或扩径的筒状端子部(62c)的复原力,使筒状集电部(68c)的外周面(68h)与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周面(62h)紧密接触、将筒状集电部(68c)固定于筒状端子部(62c)。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09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80041601.7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0 , H01M2/26 ,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6 , H01M2/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与第1电极板(10)或第2电极板(20)电连接的集电体(68)包括筒状集电部(68c)。与集电体(68)电连接的外部端子(62)包括供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的筒状端子部(62c)。在将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筒状端子部(62c)之前,筒状集电部(68c)自身的外径(R)大于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径(S)。在插入工序中,以使筒状集电部(68c)的外径(R)成为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径(S)以下的方式,使筒状集电部(68c)缩径或使筒状端子部(62c)扩径,将筒状集电部(68c)插入筒状端子部(62c),其后,借助缩径的筒状集电部(68c)或扩径的筒状端子部(62c)的复原力,使筒状集电部(68c)的外周面(68h)与筒状端子部(62c)的内周面(62h)紧密接触、将筒状集电部(68c)固定于筒状端子部(62c)。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00916.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电极本体部、集电箔伸出部和集电箔连接部;包括焊接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的第1延伸部位的第1集电端子;以及第2集电端子,该第2集电端子是另外于所述第1集电端子的部件,包括焊接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的第2延伸部位的第2集电端子。所述第1延伸部位和所述第2延伸部位相对于所述集电箔连接部位于彼此相反侧。所述第1延伸部位和所述第2延伸部位双方被焊接于集电箔连接部,由此存在将所述第1延伸部位、所述第2延伸部位和集电箔连接部一体化的焊接部,所述第1集电端子和所述第2集电端子经由所述焊接部而被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25074.X
申请日:2012-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4 , H01M2/06 , H01M2/1241 , H01M2/30 , H01M2/36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密闭型电池。密闭型电池(100)具备将电池壳体(110)的贯通孔(113e)从外部气密地密封的密封部件(170)。该密封部件(170)具有:从外部被固定于电池壳体(110)的覆盖部(171)、插入于贯通孔(113e)内的插入部(173)、气密地压接于电池壳体(110)的孔周围部(113f3)的环状压接部(175)、以及位于插入部(173)和环状压接部(175)之间且与它们为一体的夹设部(177)。在夹设部(177)设置有包围插入部(173)的周围的环状的夹设部凹槽(177v)。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4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270896.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制造时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和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而以良好的成品率进行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层叠多个电极而成的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分别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分别具有作为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集电部。所述电极的集电部被汇集并通过由两个以上的构件构成的电极集电端子的该构件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进行夹持,所述电极的集电部与夹持该集电部的所述构件进行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70896.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266 , H01M2/34 , H01M10/0468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制造时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和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而以良好的成品率进行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层叠多个电极而成的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分别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分别具有作为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集电部。所述电极的集电部被汇集并通过由两个以上的构件构成的电极集电端子的该构件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进行夹持,所述电极的集电部与夹持该集电部的所述构件进行焊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