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9363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0880119358.9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制造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的燃料电池分隔器的方法。一种制造将燃料电池的相邻电池单元10分隔开的燃料电池分隔器22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分隔器基材24进行金触击电镀,由此形成具有10到200nm厚度的第一镀金层。优选为,在通过金触击电镀形成的第一镀金层之上进行附加的镀金,由此形成第二镀金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649721.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隔板展现较高的粘合力的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是将包含结晶性高分子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粘合层,并利用包含该粘合层的密封部件将一对隔板相互粘合的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配置有所述密封部件的层叠构造体的准备工序;以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对所述层叠构造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工序;在所述加热工序后,将所述层叠构造体保持在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化温度的±10℃的温度范围,促进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化的第一冷却工序;以及在所述第一冷却工序后,进一步对所述层叠构造体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6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80069140.4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0 , H01M8/0202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隔板具备波形部,该波形部由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交替反复排列而成,具有波形截面形状,该第一槽部是向第一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一表面侧形成有第一流体用的流路,该第二槽部是向与第一表面侧相反的第二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二表面侧形成有第二流体用的流路。各第二槽部是从第二表面侧观察到的深度比其他的部分浅的浅槽部,且在浅槽部的位置的第一表面侧具有形成将隔着浅槽部相邻的两个第一流体用的流路空间连通的连通流路的至少一个浅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3787.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具备:在电解质膜的两面形成有电极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两面的气体扩散层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的框架,在膜电极接合体和气体扩散层被组合了的状态下,膜电极接合体形成向气体扩散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框架具有用于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在突出部与卡合部之间具备由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24875.0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能够抑制在分隔件发生腐蚀。该燃料电池组在层叠多个具备膜电极接合体(MEA)和夹持该膜电极接合体(MEA)的分隔件(18)的单电池(9)而成的电池层叠体(10)的两端配置端子(20)而构成,其中,该燃料电池组具备防锈板(40),防锈板(40)配置在电池层叠体(10)的高电位侧的金属分隔件(18a)与正极端子(20a)之间,在表面具有比分隔件(18a)贵重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6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080069140.4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54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2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0 , H01M8/0202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隔板具备波形部,该波形部由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交替反复排列而成,具有波形截面形状,该第一槽部是向第一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一表面侧形成有第一流体用的流路,该第二槽部是向与第一表面侧相反的第二表面侧凹陷的形状且在第二表面侧形成有第二流体用的流路。各第二槽部是从第二表面侧观察到的深度比其他的部分浅的浅槽部,且在浅槽部的位置的第一表面侧具有形成将隔着浅槽部相邻的两个第一流体用的流路空间连通的连通流路的至少一个浅槽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8936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80119358.9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制造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的燃料电池分隔器的方法。一种制造将燃料电池的相邻电池单元10分隔开的燃料电池分隔器22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分隔器基材24进行金触击电镀,由此形成具有10到200nm厚度的第一镀金层。优选为,在通过金触击电镀形成的第一镀金层之上进行附加的镀金,由此形成第二镀金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7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80013787.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1004
Abstract: 燃料电池具备:在电解质膜的两面形成有电极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两面的气体扩散层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的框架,在膜电极接合体和气体扩散层被组合了的状态下,膜电极接合体形成向气体扩散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框架具有用于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在突出部与卡合部之间具备由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9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724875.0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能够抑制在分隔件发生腐蚀。该燃料电池组在层叠多个具备膜电极接合体(MEA)和夹持该膜电极接合体(MEA)的分隔件(18)的单电池(9)而成的电池层叠体(10)的两端配置端子(20)而构成,其中,该燃料电池组具备防锈板(40),防锈板(40)配置在电池层叠体(10)的高电位侧的金属分隔件(18a)与正极端子(20a)之间,在表面具有比分隔件(18a)贵重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60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880115789.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隔板(10)的周缘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匀且致密的树脂涂层(30)。但是,所形成的树脂涂层(30)存在包含缺陷(32)(微小的孔)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树脂涂层(30)包含缺陷(32)的情况下,金属涂层(40)也涂覆该缺陷(32)。即,当通过电沉积处理使络离子中的金属附着于燃料电池隔板(10)上时,金属除了附着于发电区域以外还附着于表面(隔板基材的表面)因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而露出的部分,在缺陷(32)的部分形成金属涂层(40)。因此,与隔板基材的表面在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燃料电池隔板(10)的耐腐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