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25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048287.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掘进无煤柱采留一体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采区,将采区划分为大、小区段工作面,并完成每个区段工作面的先期导巷及先期开切眼,完成开采准备工作;首先开采小区段工作面,在完成两个小区段工作面开采后,大区段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并对利用的第二个小区段留巷切顶卸压二次留巷,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接着进行二次循环开采,二次循环利用的小区段留巷二次切顶留巷,使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直至整个采区全部开采完毕。本发明具有无顺槽掘进,无煤柱,连续开采的特性,其对于矿井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掘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员增效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82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48287.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掘进无煤柱采留一体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采区,将采区划分为大、小区段工作面,并完成每个区段工作面的先期导巷及先期开切眼,完成开采准备工作;首先开采小区段工作面,在完成两个小区段工作面开采后,大区段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并对利用的第二个小区段留巷切顶卸压二次留巷,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接着进行二次循环开采,二次循环利用的小区段留巷二次切顶留巷,使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直至整个采区全部开采完毕。本发明具有无顺槽掘进,无煤柱,连续开采的特性,其对于矿井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掘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员增效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46072.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留一体化开采沿空巷道顶板恒阻锚体梁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定采留开采区,在采留区内掘进形成垂直布置的采留区边界导巷和开采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施工深孔预裂,形成切顶预裂破碎带;2)在开采工作面安装工作面液压支架、割煤机、输送机和巷旁切缝液压支架;3)利用割煤机割出沿空巷道,并通过可伸缩刮板输送机运输煤体;4)利用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支护沿空巷道,利用恒阻锚索加固直接顶,并紧悬于基本顶;5)随着开采推进,采空区直接顶沿切顶预裂破碎带滑落,自身高恒阻力的阻锚体梁处于采场侧向卸压带内,并锚固于基本顶之上;6)沿空巷道稳定后,撤除沿空巷道内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2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41651.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5 , E21D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3D打印巷旁墙体机器人及施工方法,包括液压行走系统、储料系统、搅拌挤料系统、三维直角打印机、喷嘴、支护系统及控制系统,液压行走系统的上方依次为搅拌挤料系统、储料系统及支护系统,三维直角打印机位于液压行走系统一侧,由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挤料系统搅拌挤送混凝土,同时控制三维直角打印机及喷嘴打印混凝土三维体。本发明实现了沿空留巷3D打印巷旁墙体,无需模板,打印机器人可自行走,提高了井下混凝土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施工速度,适用于煤矿、冶金矿山、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161576.9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三角区充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移式矸石转载车、螺旋动力装置、矸石螺旋输送管、单轨吊装置、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和后部推移挡板。充填工作时,将煤矸石或粉煤灰等固体废物通过辅助运输设备运输至自移式矸石转载车矸石刮板输送机构上,将其转载至矸石螺旋输送管进料口中,矸石螺旋输送管由单轨吊吊挂在回采巷道顶板和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上,在螺旋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矸石或粉煤灰等固体废物输送到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后方的回采巷道中,在后部推移档板的作用下将其堆积、夯实,形成矸石充填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充填设备或技术存在的不足,使得矸石充填工作更加安全、高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21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0141651.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3D打印巷旁墙体机器人及施工方法,包括液压行走系统、储料系统、搅拌挤料系统、三维直角打印机、喷嘴、支护系统及控制系统,液压行走系统的上方依次为搅拌挤料系统、储料系统及支护系统,三维直角打印机位于液压行走系统一侧,由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挤料系统搅拌挤送混凝土,同时控制三维直角打印机及喷嘴打印混凝土三维体。本发明实现了沿空留巷3D打印巷旁墙体,无需模板,打印机器人可自行走,提高了井下混凝土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施工速度,适用于煤矿、冶金矿山、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31633.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矿井综合体,包括海绵型工业场地、条带充填水质净化采空区、生态修复园区和地下水反向补给区;其中,海绵型工业场地上建设有多个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屋顶均进行了防渗处理并种植有绿色植被形成绿色屋顶,每个建筑物附近的地面上均开设有雨水花园,建筑物的屋顶上多余的雨水引入至雨水花园;在该海绵型工业场地内厂区道路的两侧均设置植草沟,在该海绵型工业场地内的空地处开设有地面生态蓄水池,所有植草沟均连通至地面生态蓄水池,且地面生态蓄水池通过地面排水管渠分别连通至生态修复园区和地下水反向补给区。
-
公开(公告)号:CN106968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40703.5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浇筑巷旁墩柱的模板液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该模板液压支架包括可拆卸圆筒模板、伸缩机械臂及两排一组迈步自移支架,可拆卸圆筒模板由两扇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模板一端铰接而成,另一端自由开合,闭合时形成可拆卸圆筒模板,伸缩机械臂连接圆筒模板与自移支架,自移支架由两排窄幅支架通过横向油缸连接而成,每排窄幅支架分前后两节支架单元,同排前后支架单元通过纵向油缸连接,利用可拆卸圆筒模板浇筑混凝土墩柱,通过伸缩机械臂控制圆筒模板伸缩、闭合、张开,自移支架作为行走主体实现模板液压支架的迈步前移及顶板支护。广泛应用于煤矿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及地下工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68698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240703.5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浇筑巷旁墩柱的模板液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该模板液压支架包括可拆卸圆筒模板、伸缩机械臂及两排一组迈步自移支架,可拆卸圆筒模板由两扇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模板一端铰接而成,另一端自由开合,闭合时形成可拆卸圆筒模板,伸缩机械臂连接圆筒模板与自移支架,自移支架由两排窄幅支架通过横向油缸连接而成,每排窄幅支架分前后两节支架单元,同排前后支架单元通过纵向油缸连接,利用可拆卸圆筒模板浇筑混凝土墩柱,通过伸缩机械臂控制圆筒模板伸缩、闭合、张开,自移支架作为行走主体实现模板液压支架的迈步前移及顶板支护。广泛应用于煤矿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及地下工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61576.9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三角区充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移式矸石转载车、螺旋动力装置、矸石螺旋输送管、单轨吊装置、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和后部推移挡板。充填工作时,将煤矸石或粉煤灰等固体废物通过辅助运输设备运输至自移式矸石转载车矸石刮板输送机构上,将其转载至矸石螺旋输送管进料口中,矸石螺旋输送管由单轨吊吊挂在回采巷道顶板和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上,在螺旋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矸石或粉煤灰等固体废物输送到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后方的回采巷道中,在后部推移档板的作用下将其堆积、夯实,形成矸石充填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充填设备或技术存在的不足,使得矸石充填工作更加安全、高效、经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