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25032.5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C09D139/06 , C09D7/61 , C10M169/04 , C10M125/00 , C10N30/06 , C10N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有序排列型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自润滑涂层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配制包含二维层状纳米固体润滑剂的浆料,并将得到的浆料滴加在具有一定角度的基底表面,在浆料铺展过程中利用剪切应力的作用,二维层状纳米固体润滑剂趋向于有序取向排列。待基底表面浆料不流动后,进行干燥和脱脂,即可得到二维层状纳米高度有序排列的固体润滑剂涂层。本发明制备出二维层状纳米材料高度有序排列的涂层可作为机械零件表面的减磨润滑涂层,显著降低零件摩擦导致的能量损耗和磨损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78430.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C10M1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范德华异质结WS2/h‑BN及其自组装制备方法,属于滑动电接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阴、阳离子改性剂分别对二硫化钨、六方氮化硼表面进行修饰,促使六方氮化硼表面荷正电、二硫化钨表面荷负电,利用六方氮化硼与二硫化钨表面的静电吸引作用,驱动六方氮化硼、二硫化钨层层自组装形成范德华异质结WS2/h‑BN。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用于构建范德华异质结WS2/h‑BN。本发明合成的范德华异质结WS2/h‑BN是具有超滑性能的固体润滑材料,可作为润滑涂层、润滑油添加剂和自润滑复合材料润滑相等,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2783.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77/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碳纳米管@石墨润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润滑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通过研磨将二茂铁与石墨表面结合,然后进行微波辐射,石墨吸收微波能量产生电弧,瞬间达到碳纳米管生长所需的温度,紧接着二茂铁分解为纳米铁颗粒和碳源,纳米铁颗粒作为催化剂并与碳源结合,实现了碳纳米管在石墨表面的原位垂直生长,最终得到了呈刷毛结构的碳纳米管@石墨润滑添加剂,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能够在磨损表面快速形成大量润滑膜,显著提升润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3619.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修正Drucker‑Prager Cap模型的残余应力及致密度数值预测方法,包括:根据修正的Drucker‑Prager Cap模型及理论分析,获得参数关系,选取参数变量;将选取的参数变量和设定不同的温度对初始残余应力及致密度数值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残余应力及致密度数值预测模型;获取目标残余应力及致密度数值,输入所述残余应力及致密度数值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结果。本发明将实际工程转化为可视化模型,通过观察钕铁硼粉末压制成型以及烧结成型的过程,可以有效减少试错,提高理想试样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70475.2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J3/02 , G01J3/10 , G01J3/44 , G01N21/65 , G01N21/01 , G02B27/28 , G02F1/355 , G06F18/2131 , G06N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纠缠光子增强的超快相干拉曼光谱仪及其光路装置,该技术通过集成量子光源组件、超快激光器组件、光路组件、非线性晶体组件和高灵敏度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分子振动模式的超快、高分辨率探测。利用量子纠缠光子的特性,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光谱测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量子光源组件采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参量下转换,产生纠缠光子对。超快激光器组件产生飞秒脉冲,与纠缠光子对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光路组件通过精准控制光子的路径和偏振状态,实现对样品分子的非线性拉曼散射。高灵敏度探测器用于探测和测量经过样品散射后的拉曼光信号。旨在提供一种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光谱分析方法,以实现对分子振动模式的超快、高分辨率探测。该光谱仪利用量子纠缠光子的特性,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产生的纠缠光子对,提高了光谱测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时间和光谱分辨率权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28322.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NdFeB表面的稀土‑硅烷复合膜,在烧结NdFeB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由Si‑O‑Si键连接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所述三维网络结构内反应生成有稀土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所述稀土氧化物及所述氢氧化物分布在膜层中,使所述稀土‑硅烷复合膜整体均匀致密,具有超疏水性和耐蚀性,且对磁性能影响小。与烧结NdFeB基底结合力强,可用于NdFeB等磁性材料的表面防护,操作简便,适合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427960.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有序取向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将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加入水中,得到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分散液,将聚乙烯醇(PVA)溶液加入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分散液中,得到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浆料,将所得浆料涂覆在基底上,超声、干燥、脱脂后,得到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有序取向结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27634.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C01B32/15 , C10M125/02 , B82Y30/00 , B82Y40/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在其功率800W的状态下,采用多次加热方式,对碳源(石墨、萘)和氮源(2‑氨基吡啶、吡啶、三聚氰胺)构成的混合粉末进行微波加热,即可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球颗粒。本发明中的原材料不需要复杂加工处理,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可大规模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球。本发明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可以制备出氮含量高达约65%,直径为100‑300nm的氮掺杂碳纳米球。本发明合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球是具有低摩擦磨损性能的润滑材料,该纳米球可充当纳米滚珠轴承,通过滚动‑滑动方式实现低摩擦、高耐磨性能,可作为润滑涂层、润滑油添加剂和自润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28219.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耐高温氧化Co‑Cr‑Ni‑Ti‑Al‑W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金属原材料Co、Cr、Ni、Ti、Al、W,各所述金属原材料按设计原子百分比配制;制备方法如下:在真空电弧熔炼炉按照配比放入经过清洗的金属原材料,抽真空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电弧熔炼,并伴随电磁搅拌,冷却后,得到纽扣样品;再进行重复多次电弧熔炼过程,去除表面氧化层后再重复一次电弧熔炼过程,冷却后得到高韧性耐高温氧化Co‑Cr‑Ni‑Ti‑Al‑W高熵合金;其铸态下为BCC+HCP+Gamma三相结构,断裂强度750MPa,断裂伸长率达83.3%,900℃4h下高温氧化增重仅有0.03mg/mm2,具有超高的韧性和良好的强度以及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12698.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润湿性的黄铜药芯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它通过向黄铜药芯钎剂分别添加不同重量比的的Sn粉、Ni粉和Sn‑Ni复合金属粉末来降低黄铜药芯的熔化速度、增加润湿铺展性能和提高焊缝抗拉强度;添加Sn粉的重量比分别为0%、3%、5%、7%、10%、15%、20%,添加Ni粉的重量比分别为10%、20%、30%、40%、50%,添加Sn‑Ni复合粉的重量比分别为0wt.%Sn‑0wt.%Sn、0wt.%Sn‑10wt.%Sn、3wt.%Sn‑0wt.%Sn、3wt.%Sn‑10wt.%Sn,以上均为合金粉末在钎剂中的重量百分比。添加Sn‑Ni复合金属粉末的最佳重量比为3wt.%Sn‑10wt.%Sn,此时润湿性能以及接头抗拉强度显著提高,而熔化温度区间降低,从而提高钎焊质量和效率,改善钎焊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