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4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90011.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变换理论的辐射源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反射面天线结构模型,利用高频渐近法结合矩量法进行电磁仿真分析,得到反射面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以反射面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为目标,选择天线单元,利用基于FFT算法对与窄谱反射面天线阵面形状相似的矩形阵列进行阵列综合,实现等效阵列天线规模、口面分布和幅相分布的重构和求解;以求解结果为依据,进行天线阵列快速设计。本发明能高效地设计对应的等效阵列天线,解决强电磁脉冲反射面天线加载大平台后近场电磁环境精确计算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可适用于强电磁脉冲反射面天线、电磁环境仿真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20046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11951809.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经验模型的船舶电磁环境预测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原点几何位置,通过对全局直角坐标系中的空间场点进行平移,构建局部直角坐标系。之后,基于局部直角坐标系,通过对空间场点进行天线姿态的转换,生成阵列极坐标。然后,根据阵列极坐标,通过对空间场点与阵列天线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判别,构建判别场域。最后,基于该判别场域,通过三维增益图对预设场点进行增益,并对预设场点进行场强计算,完成对预设场点电磁环境的预测。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对电磁环境的预测,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精度,满足了工程实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717017.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1J23/20 , H01J23/213 , H01J25/10 , H01J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包括上耦合腔、下耦合腔、电子注通道以及多个不同宽度的间隙,间隙采用长槽间隙和短槽间隙交替分布排列的方式;同步周期根据电子注速度与工作模式相速度的同步关系确定;间隙数量的选择兼顾有效特性阻抗和模式间隔,在满足模式间隔大于设计带宽2倍的前提下,间隙数量取最大值;渐变式间隙宽度通过仿真优化确定,通过分析不同渐变间隙宽度方案的电场分布、模式间隔和有效特性阻抗,确定最佳的渐变间隙宽度。本发明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建立了能够避免模式竞争和增加有效特性阻抗的物理模型,实现了对间隙电场的优化以增大注波互作用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分布作用速调管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5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06484.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电台的系统级电磁脉冲干扰效应仿真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通信电台链路的总体设计框架;步骤2、根据总体设计框架,分别建立发射链路模型和接收链路模型;步骤3、将通信电台天线的时域与频域耦合电压波形作为干扰波形,发射链路模型输出正常信号,仿真得到接收链路模型的星座图和误码率,从而实现对电磁脉冲环境下的通信电台干扰效应预测。本发明建立了通信电台的发射链路模型、接收链路模型,获取了通信电台的电磁脉冲环境下系统误码率和星座图等结果,实现对通信电台的电磁脉冲干扰效应预测,本发明原理明晰,方法创新,工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66041.9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3/1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控阵天线共址电磁干扰耦合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相控阵天线阵元阵中辐射特性分析;2)根据相控阵天线阵元阵中辐射特性分析结果,使用弹跳射线法进行平台复杂结构影响下的电磁干扰场分析;3)根据相控阵天线发射天线阵元到接收天线的各个目标观察角的电磁干扰耦合场,获得相控阵天线发射天线阵元在接收天线处的总电场矢量。本发明采用改进的弹跳射线法以提高电大复杂目标射线管追踪过程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5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17017.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1J23/20 , H01J23/213 , H01J25/10 , H01J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包括上耦合腔、下耦合腔、电子注通道以及多个不同宽度的间隙,间隙采用长槽间隙和短槽间隙交替分布排列的方式;同步周期根据电子注速度与工作模式相速度的同步关系确定;间隙数量的选择兼顾有效特性阻抗和模式间隔,在满足模式间隔大于设计带宽2倍的前提下,间隙数量取最大值;渐变式间隙宽度通过仿真优化确定,通过分析不同渐变间隙宽度方案的电场分布、模式间隔和有效特性阻抗,确定最佳的渐变间隙宽度。本发明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建立了能够避免模式竞争和增加有效特性阻抗的物理模型,实现了对间隙电场的优化以增大注波互作用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分布作用速调管的输出功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