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7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96723.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预取向纤维及其梯度降温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纤维技术领域。该聚乳酸预取向纤维采用等比例的聚L‑乳酸和聚D‑乳酸混合熔体经由喷丝板挤出制得初生纤维,融合梯度降温技术,在纺程上熔融结晶段直接形成部分立构晶,可以制得含有立构晶的聚乳酸预取向纤维。该纤维中立构晶在后处理过程中起到晶核的作用,可以促进立构晶的形成效率,克服采用高温后处理制备全立构复合聚乳酸纤维却因处理温度过高而导致力学性能有损的缺点,可以实现工业级的无缝切换,完全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聚乳酸预取向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191027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67230.1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1D5/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设备及其缓冷装置,缓冷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出气窗,所述出气窗的外部套设有出气窗外套,所述出气窗外套与所述出气窗之间具有用于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所述出气窗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出气层,任一出气层均设置有出气狭缝,各出气层的出气狭缝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宽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小;还包括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单元与所述气体通道之间设有气体整流器。本发明使沿着初生纤维经过的方向,气体供入中空腔室内的量逐渐增大,可平衡由于冷空气被动补充至中空腔室中造成的气体的压力场和温度场的不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可纺性和纤维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86550.4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液着色全立构复合聚乳酸纤维、制备方法、结晶行为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高分子纤维技术领域。将左旋聚乳酸切片和左旋聚乳酸色母粒,右旋聚乳酸切片和右旋聚乳酸色母粒分别制备成有色熔体并按比例挤出,经由挤出制得原液着色立构复合初生纤维,经后处理得到原液着色全立构复合聚乳酸纤维。制备原料中左旋聚乳酸和右旋聚乳酸切片质量比取值范围为(4:6)‑(6:4),色母粒总质量占比范围为0.5%~5%。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得原位着色的原液着色全立构复合聚乳酸纤维。该制备方法能够降低色母粒尾料的废弃率。该结晶行为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对该纤维的结晶行为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19051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48644.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的部分可吸收组织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组织修补材料技术领域。该组织修补材料包括可吸收网层和防粘层,其中,可吸收网层由聚乙交酯、聚乳酸、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制得的纤维层制成,可吸收网层的网眼尺寸的取值范围为0.3mm-3mm;防粘层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层制成;可吸收网层于防粘层之间复合为一体,其中,防粘层在防粘的部分可吸收组织修补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的取值范围为3%-30%。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该组织修补材料。该组织修补材料的可吸收网层具有修补组织伤口和止血的功效,该组织修补材料的防粘层具有很好的防粘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5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254035.6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丝领域,公开了一种纺丝上油装置及控制方法,纺丝上油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空腔,空腔内充有油雾,纺丝的纤维通过空腔时,空腔内的油雾对经过的纤维进行上油。所述的空腔分隔成充有油雾的油雾集中区和供纤维通过的纤维上油区,所述的油雾集中区与纤维上油区相连通,油雾集中区内的油雾进入到纤维上油区,对通过纤维上油区的纤维进行上油。本发明提供了全新的纺丝上油理念,通过非接触式油雾上油的方式,有效减少一束丝中单根丝上油时间上油量的差异,改善纺丝过程中的纺程张力,提高纤维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013520.1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IPC: C08G6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6‑6X共聚物的连续聚合工艺及PA6‑6X共聚物,属于尼龙技术领域。在PA6‑6X共聚物中,PA6X盐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可达60%,共聚物熔点在158.5℃‑218.8℃之间,相对粘度在2.4‑3.6之间。采用三段式连续聚合制备PA6‑6X共聚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固体尼龙6X盐和尼龙6X盐水溶液结合的添加方式,使己内酰胺与6X盐在反应前混合均匀,经过聚合得到高度无规的共聚物,应用该制备方法制备PA6‑6X共聚物时,工艺可操作性强。制得的PA6‑6X共聚物具有低的熔点、更宽的加工窗口,适合挤出、吹塑薄膜以及热熔胶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21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033485.X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G6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6‑66共聚物的连续聚合工艺及PA6‑66共聚物,属于尼龙技术领域。在PA6‑66共聚物中,PA66盐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可达60%,共聚物熔点在162.6℃‑210.6℃之间,相对粘度在2.4‑3.6之间。采用三段式连续聚合制备PA6‑66共聚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固体尼龙66盐和尼龙66盐水溶液结合的添加方式,使己内酰胺与66盐在反应前混合均匀,经过聚合得到高度无规的共聚物,应用该制备方法制备PA6‑66共聚物时,工艺可操作性强。制得的PA6‑66共聚物具有低的熔点、更宽的加工窗口,适合挤出、吹塑薄膜以及热熔胶等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23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618087.0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IPC: D01D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挤出模头,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包括若干芯柱(3)和贯穿芯柱的第一介质流道(6)以及第二介质流道入口(7),芯柱(3)上设有定位结构(8),定位结构肩部(4)顶端设置毛细管(5),所述第一介质流道(6)通过毛细管与外界连通;下模板包括若干第二介质流道(9),第二介质流道(9)通过挤出微孔(10)与外界连通;所述芯柱(3)、定位结构(8)能够套设于第二介质流道(9)内,定位结构(8)与第二介质流道(9)配合形成第二介质的导流结构,毛细管(5)套设于挤出微孔(10)内,所述挤出微孔(10)与毛细管(5)外端口相齐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96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310086.7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苯硫醚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抗静电聚苯硫醚复合纤维是由芯层支撑层、皮层和抗静电层形成的抗静电复合纤维。其中芯层支撑层占复合纤维总体重量的25%~65%,皮层占复合纤维总体重量的30%~60%,抗静电层占复合纤维总体重量的5%~15%。本发明所提供的抗静电聚苯硫醚复合纤维中的抗静电组分单独形成一层抗静电层,克服了聚苯硫醚本身在Ω.cm,同时缺陷,其体积比电阻率能达到105由于以皮芯复合方式引入芯层支撑组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从而扩大了纤维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566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606567.5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的横截面呈皮芯结构,皮层含有导电粉体和无卤阻燃聚酰胺6,芯层为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其中皮层与芯层的重量比为15∶85~25∶75,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通过在无卤阻燃聚酰胺6加入导电粉体,使得纤维具有抗静电和阻燃双重功能,抗静电功能可以减少纤维静电吸附灰尘,保持纤维制品的清洁度和良好可清洁性;同时这种皮芯结构的纤维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即在保持更好的抗静电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性能,更有利于下游客户的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