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指令数据可溯源的防篡改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384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027263.8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指令数据可溯源的防篡改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主要包括:1)基于区块链的指令防篡改技术:通过链表和二叉树的区块链结构保存各个指令下发阶段文件的摘要函数值,采用减少下发区块的数据量来缩短上下游的通信时间,并跟随正常业务指令一起下发,节约带宽成本;当文件遭到篡改时不影响后续指令下发的安全性,并根据区块链上各个环节文件的摘要函数值进行快速定位,再配合告警机制做到对篡改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2)基于双链动态调节的指令一致性校验技术:在功能端节点建立两条区块链,通过双链的首尾相连、区块确认和正式上链等方式来实现下游业务系统的实时校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频繁解密带来的性能问题。

    一种网络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128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733192.0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监测方法,其步骤包括:接收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根据其中的规则特征,对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攻击窃密行为;根据与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对应的报文留存策略,对相应攻击窃密行为进行报文留存;并据以完成攻击窃密行为溯源。同时提供相应系统,包括存储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以及与上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网络流量以及上述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与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对应的报文留存策略,采取不同的动态报文留存操作对相应攻击窃密行为进行报文留存与上报。

    一种网络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128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33192.0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监测方法,其步骤包括:接收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根据其中的规则特征,对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攻击窃密行为;根据与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对应的报文留存策略,对相应攻击窃密行为进行报文留存;并据以完成攻击窃密行为溯源。同时提供相应系统,包括存储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以及与上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网络流量以及上述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与攻击窃密行为检测策略对应的报文留存策略,采取不同的动态报文留存操作对相应攻击窃密行为进行报文留存与上报。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指令数据可溯源的防篡改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384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27263.8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指令数据可溯源的防篡改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主要包括:1)基于区块链的指令防篡改技术:通过链表和二叉树的区块链结构保存各个指令下发阶段文件的摘要函数值,采用减少下发区块的数据量来缩短上下游的通信时间,并跟随正常业务指令一起下发,节约带宽成本;当文件遭到篡改时不影响后续指令下发的安全性,并根据区块链上各个环节文件的摘要函数值进行快速定位,再配合告警机制做到对篡改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2)基于双链动态调节的指令一致性校验技术:在功能端节点建立两条区块链,通过双链的首尾相连、区块确认和正式上链等方式来实现下游业务系统的实时校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频繁解密带来的性能问题。

    一种基于多阶段保序对齐的可回溯校验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4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38743.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校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阶段保序对齐的可回溯校验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版本号属性的附加和版本号图谱的构建,实现了对数据的动态回溯校验,能够有效应对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位、丢失或篡改等问题。本发明基于多阶段保序对齐机制,解决了多区域版本不一致从而校验困难的问题,使得在全网范围内的版本一致性校验变得更加简便高效。本发明通过版本号回溯校验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追溯到之前的状态,并进行比对验证,从而实现了对系统异常的快速定位和修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发明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损坏,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保障了数据传输的顺畅和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