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3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98443.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拱结构发育的综合岩性确定方法及其应用,其确定方法包括:以工作面开采是否充分进行划分,计算煤炭不同开采阶段对应的拱结构轨迹方程,计算拱结构闭合形成的面积;在工作面主断面布设观测线并定期观测,依据实测数据,绘制地表走向主断面的下沉曲线,将地表下沉曲线分为多个截面,基于微分思想,计算地表下沉曲线闭合形成的面积;计算损伤体积比;给出损伤体积比临界值,确定覆岩综合岩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预测。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物理实验确定岩性无法代表整个矿区,未考虑岩层组合后的综合效果的问题,准确确定综合岩性,显著提高地表移动持续时间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29802.5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计算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A、根据关键层理论从覆岩岩层中确定形成分层拱条件的厚硬岩层;B、随应力拱的工作面逐步推进,计算应力拱位于厚硬岩层下方及应力拱跨越厚硬岩层的厚硬岩层未破断、破断情况下的拱高;C、设定应力拱的拱高等于覆岩总厚度H0为开采宽度的极限临界条件,计算得到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本发明根据刚度条件判别式、强度条件判别式确定厚硬岩层,随应力拱的工作面逐步推进,根据空顶距条件、厚硬岩层极限破断距条件进行是否破断判定并分别计算出拱高,进而计算得到拱的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为煤矿开采设计和沉陷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0316.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岩层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方法如下:A、构建拱壳结构模型,得出拱壳结构模型的采动岩层破断高度;B、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未破断岩层拱的发育高度;C、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发育总高;D、定义拱壳结构模型中拱壳结构的稳定性系数,通过稳定性系数对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结构稳定性进行判断。本发明采用临界采宽、稳定性系数两个数据量化指标,能够实现对采动岩体拱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临界失稳、失稳、稳定的结论,也能给出量化数据便于科学比较,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得出破断高度的临界破断岩层,对采矿工作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380561.3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浅部老空区密集建筑物群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拟建密集建筑物群区域与浅部老空区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拟建密集建筑物群的治理范围;基于密集建筑物群的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划定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以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的荷载分布,确定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数量及分布位置;综合考虑浅部老空区临界采深、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密集建筑物群荷载影响临界深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不同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桩深,并施工灌注桩;依据密集建筑物群的分布情况布设混凝土承台,形成“灌注桩+承台”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本发明可解决浅部老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长期稳定性及其对密集建筑物群安全运营的隐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5727.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地表变形指标的煤矿“充‑留”尺寸和充填率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受护对象自身结构特点及其保护要求,确定地表临界变形指标;根据地表临界变形指标与煤层赋存参数,计算采空区最大允许采厚;基于Wilson两区约束理论和地表非充分采动原理,分别测算充填面和留设煤柱的宽度;根据充填体侧护作用,调整充填面和留设煤柱的宽度;根据采空区允许最大采厚、煤柱和充填面宽度,确定“充‑留”开采的最小充填率。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片面注重地下煤柱和充填体稳定的问题,提供了地表变形量化指标条件下“充‑留”开采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00316.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岩层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方法如下:A、构建拱壳结构模型,得出拱壳结构模型的采动岩层破断高度;B、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未破断岩层拱的发育高度;C、基于拱壳结构模型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发育总高;D、定义拱壳结构模型中拱壳结构的稳定性系数,通过稳定性系数对拱壳结构模型的拱壳结构稳定性进行判断。本发明采用临界采宽、稳定性系数两个数据量化指标,能够实现对采动岩体拱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临界失稳、失稳、稳定的结论,也能给出量化数据便于科学比较,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得出破断高度的临界破断岩层,对采矿工作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80561.3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浅部老空区密集建筑物群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拟建密集建筑物群区域与浅部老空区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拟建密集建筑物群的治理范围;基于密集建筑物群的保护等级确定围护带宽度,划定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以密集建筑物群的加固区域的荷载分布,确定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数量及分布位置;综合考虑浅部老空区临界采深、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密集建筑物群荷载影响临界深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不同加固区域的灌注桩桩深,并施工灌注桩;依据密集建筑物群的分布情况布设混凝土承台,形成“灌注桩+承台”桩板式抗变形基础结构。本发明可解决浅部老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长期稳定性及其对密集建筑物群安全运营的隐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01484.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拱壳空间结构的岩体硬度分级方法及其应用,岩体硬度分级方法:步骤(1):以工作面开采是否充分进行划分,计算煤炭不同开采阶段对应的拱壳结构轨迹方程,计算拱壳结构闭合形成的体积;步骤(2):在工作面主断面布设观测线并定期观测,并根据概率积分法绘制地表沉陷盆地函数;将地表沉陷盆地分为多个截面,基于微分思想,计算地表沉陷盆地体积;步骤(3):计算损伤体积比;步骤(4):给出损伤体积比临界值,确定采空区上覆岩体硬度的分级。利用损伤体积比计算地表残余下沉系数。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覆岩体硬度的确定未考虑岩层组合后的综合效果,而导致矿区地表残余下沉系数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9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900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20/13 , G06N3/04 , G06T7/11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提取模型训练方法、提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训练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遥感影像数据集,对建筑物遥感影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灰度图像数;对训练集中每张灰度图像的建筑物区域进行人工标注,得到带标签的灰度图像;构建建筑物提取模型,建筑物提取模型包括U‑Net网络结构和ProCBAM模块,ProCBAM模块包括并行的通道注意力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模块,同时引入SE模块;利用训练集对U‑Net网络结构进行训练,编码阶段输出的特征图由ProCBAM模块处理后再与上一解码阶段的特征图进行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取目标,尤其对小建筑物或不规则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9802.5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计算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A、根据关键层理论从覆岩岩层中确定形成分层拱条件的厚硬岩层;B、随应力拱的工作面逐步推进,计算应力拱位于厚硬岩层下方及应力拱跨越厚硬岩层的厚硬岩层未破断、破断情况下的拱高;C、设定应力拱的拱高等于覆岩总厚度H0为开采宽度的极限临界条件,计算得到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本发明根据刚度条件判别式、强度条件判别式确定厚硬岩层,随应力拱的工作面逐步推进,根据空顶距条件、厚硬岩层极限破断距条件进行是否破断判定并分别计算出拱高,进而计算得到拱的工作面极限开采宽度,为煤矿开采设计和沉陷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