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5492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02262.1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氢馏分油存在下生物质进行供氢热裂解的工艺过程。该工艺采用环烷基石油馏分作为供氢馏分,将生物质与环烷基石油供氢馏分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在350-400℃下进行供氢热裂解。其中供氢馏分油选自环烷基原油的400-520℃馏分中的一段或多段。在供氢热解过程中生物质进行了充分的化学转化和碳氢氧元素的再分配,有利于热解过程中提高轻质油收率、降低焦炭产率;并且使生物质中的氧元素更多的分配于水分子中,从而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有利于生物油的深度加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5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23144.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层沉降对管道影响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提供可以预先模拟不同沉降模式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并采集不同沉降模式下地下管线的形变数据,为分析不同沉降速度、不同沉降范围、不同沉降形状下地层沉降对管土相互作用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从而达到提前预测管线可能受到的破坏情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地下管线发生形变后,才能获取到地下管线因地层沉降产生的形变数据,难以提前收集各种地层沉降模式对管道的影响信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31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093193.0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3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硫原油预脱硫的方法,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这是一种电化学脱硫方法,电极材料活性组分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多孔碳原位负载的金属间化合物GeBi。本发明将金属间化合物GeBi负载在多孔碳上,制作成复合电极板,在电脱盐脱水前对原油乳状液进行预脱硫。本发明能够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脱出油品中大部分的活性硫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活性硫化物对后续油品加工装置的腐蚀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31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3193.0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3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硫原油预脱硫的方法,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这是一种电化学脱硫方法,电极材料活性组分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多孔碳原位负载的金属间化合物GeBi。本发明将金属间化合物GeBi负载在多孔碳上,制作成复合电极板,在电脱盐脱水前对原油乳状液进行预脱硫。本发明能够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脱出油品中大部分的活性硫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活性硫化物对后续油品加工装置的腐蚀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7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04649.0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馏程为360~540℃的减压馏分油、FCC油浆中的一种或两种重油和生物质为原料的重油-生物质加氢共液化工艺过程。该过程采用的催化剂为具有加氢活性的油溶性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硫化助剂为二甲基硫醚,所采用的浆态床加氢反应器为全返混式空桶反应器,反应温度均匀,结构简单。该工艺过程在较低氢压(4~8MPa)和温度(370~430℃)下可实现生物质转化率达90wt%以上,油相收率70wt%以上。该工艺所采用的分散型加氢催化剂大幅降低了生焦量,并对生物质起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2549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202262.1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氢馏分油存在下生物质进行供氢热裂解的工艺过程。该工艺采用环烷基石油馏分作为供氢馏分,将生物质与环烷基石油供氢馏分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在350-400℃下进行供氢热裂解。其中供氢馏分油选自环烷基原油的400-520℃馏分中的一段或多段。在供氢热解过程中生物质进行了充分的化学转化和碳氢氧元素的再分配,有利于热解过程中提高轻质油收率、降低焦炭产率;并且使生物质中的氧元素更多的分配于水分子中,从而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有利于生物油的深度加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7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04649.0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馏程为360~540℃的减压馏分油、FCC油浆中的一种或两种重油和生物质为原料的重油-生物质加氢共液化工艺过程。该过程采用的催化剂为具有加氢活性的油溶性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硫化助剂为二甲基硫醚,所采用的浆态床加氢反应器为全返混式空桶反应器,反应温度均匀,结构简单。该工艺过程在较低氢压(4~8MPa)和温度(370~430℃)下可实现生物质转化率达90wt%以上,油相收率70wt%以上。该工艺所采用的分散型加氢催化剂大幅降低了生焦量,并对生物质起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037942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476141.0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检测油水界面的节能电脱水装置。包括密封盖、加热釜、外电极、电容传感器外电极、隔板、内电极、伺候电机、监控装置、控制器、调节阀门、量筒。传统密闭电脱设备的电脱时间长,非常容易造成电能的浪费。电脱完成后油水分层,水在下层而油在上层。为了衡量电脱水效果需要测量上层油样中的含水率,首先需要将下层的水先放出,这种测量方法会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影响电脱效果的评定。直接采用界面仪进行油水界面测定,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间接精确控制电脱时间,节省能耗;将电容传感设备与交流工作电源结合,节省空间,节省能耗;能够精确测量油水界面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035330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821311.4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J3/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燃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旋流器的三通道内外混水煤浆多级气化喷嘴,主要包括中心氧通道、内环水煤浆通道、外环氧通道、中心及外环旋流器、“Y”型孔和“T”型孔等。与传统的三通道气化喷嘴相比,本设计中“Y”型和“T”型两排气孔可使气化剂与水煤浆在内环通道内预先混合,实现初级雾化;气化剂通道中的旋流器使雾化角稳定可调节,并且缩短了火焰长度;三通道喷口处三股射流通过交叉撞击实现雾化,避免了传统结构中预混合室内气浆混合物对喷嘴的高速磨蚀,有效增加了喷嘴寿命。本设计的喷嘴存在雾化效果好,煤气化效率及有效气产率高,燃烧污染物排放少,喷嘴使用寿命长,气化炉装置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