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210057759.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研究气侵后裂缝内气液交换情况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模拟裂缝部分、模拟井筒部分及气体输入部分;模拟井筒部分包含透明的薄壁井筒,薄壁井筒内部活动设有内筒;薄壁井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裂缝;薄壁井筒上具有刻度;内筒的筒壁开设有第二裂缝;模拟裂缝部分包括气体置换显示装置,气体置换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与薄壁井筒相连接;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中形成有模拟裂缝,模拟裂缝由位于空腔中的连杆机构形成,连杆机构包围的空间为气体可进入范围,即裂缝空间。壳体外壁还设有用于对连杆机构进行定位的固定装置;短杆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体输入部分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成本低,结果可视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57759.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研究气侵后裂缝内气液交换情况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模拟裂缝部分、模拟井筒部分及气体输入部分;模拟井筒部分包含透明的薄壁井筒,薄壁井筒内部活动设有内筒;薄壁井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裂缝;薄壁井筒上具有刻度;内筒的筒壁开设有第二裂缝;模拟裂缝部分包括气体置换显示装置,气体置换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与薄壁井筒相连接;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中形成有模拟裂缝,模拟裂缝由位于空腔中的连杆机构形成,连杆机构包围的空间为气体可进入范围,即裂缝空间。壳体外壁还设有用于对连杆机构进行定位的固定装置;短杆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体输入部分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成本低,结果可视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