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山区性河流沿程糙率系数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448.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的山区性河流沿程糙率系数测算方法,包括:获取山区河流沿程的地理空间数据,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基于地理空间处理数据创建水动力模型计算网格,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对枯季河槽的水动力模型计算单元进行糙率赋值,以及对非枯季河槽的水动力模型计算单元进行糙率赋值,对水动力计算单元的糙率值进行修正,得到水动力计算单元的修正糙率值。本发明利用遥感技术分别对枯季和非枯季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提取和识别,根据水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单元大小对每个计算单元的糙率值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水动力模型计算单元划分的分布式赋值,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反映实际的糙率系数,从而提高了水动力模型的模拟精度和可靠性。

    一种考虑均值方差一致性的气象数据延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582174.7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均值方差一致性的气象数据延长方法,S1、对站点分组,并获取参考站和插补站的初始数据序列;S2、获取插补站简单插补序列;S3、获取插补站和参考站的相关关系计算序列;S4、计算站点间相关系数,并确定插补站插值参考站列表;S5、对插补站进行插值,获取插补站初步插值序列;S6、基于插补站简单插补序列和初步插值序列,计算插补修正参数;S7、对插补站初步插值序列进行修正,获取插补站修正插值序列;S8、合并插补站的修正插值序列和简单插补序列,获取最终的插补站补全数据序列。优点是:使插补延长数据系列与原数据系列的均值和方差处于一个水平或具有较合理的变化趋势,避免明显的突变或跃迁现象,提高插补数据准确性。

    基于薄层水流水动力特性的溢洪道安全检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810372358.5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薄层水流水动力特性的溢洪道安全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标定观测位置;确定时间区域;确定检测放水量;放水观测;拍摄;滚波边缘确定;比对。本发明利用坡面薄层水流滚波对下垫面的敏感性,通过定期的在溢洪道坡面上放水,通过控制流量,形成稳定的坡面薄层水流滚波,以拍摄和图像识别的方式,精确的确定各次放水所形成滚波的变化,通过判读滚波形态的变化,快速判断可能出现空蚀的位置。本发明使用简单的拍摄手段,结合了近年来对滚波的深入研究成果,解决了多年来控制溢洪道床面空蚀事故的问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使溢洪道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大埋深原状土壤取样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32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710375389.1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埋深原状土壤取样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手柄、带竖纹的传力杆和钻头,钻头通过转动手柄或传力杆而转动;平台,具有允许钻头、传力杆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环绕第一通孔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套筒,每个钢片的顶端与平台连接,并且每个钢片的内侧设有楔形结构;上端具有螺纹的多根钢杆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通过螺纹与位于第二通孔上方的螺母连接;倒楔形铁环,位于套筒内,当转动螺母以使多根钢杆相对套筒向上运动时,倒楔形铁环能够与楔形结构接合并将楔形结构向外推开,使多个钢片远离彼此向外膨胀;一对斜螺纹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平台的上表面并对称地与传力杆的竖纹垂直啮合,通过摇柄使斜螺纹杆转动,传力杆沿竖直方向运动。

    水土保持监测小区径流泥沙连续取样测量保存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2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710467297.6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保持监测小区径流泥沙连续取样测量保存系统和方法,包括:安装在四面有百叶窗的箱体中的取样子系统、测量子系统、样品存储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清理子系统以及降雨传感器;多个环绕在根据取水状况而间歇转动的环形取样履带周围的取样桶,所述的取样桶通过自动解锁机构与环形取样履带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一整套自动循环使用的取样桶,取样桶通过环形取样履带不断的对小区所产生的径流进行取样,并记录取样次数,同时通过测量子系统对各个取样进行精确的测量,实现完全无人化的自动取样和自动测量,大大减少了科研人员野外工作量,节约了人力和使用成本。

    一种沙化河岸防风固沙林带的灌溉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76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0877367.5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化河岸防风固沙林带的灌溉方法和系统,包括:设置在河流上游河道中由多根取水透水管构成的取水设施,取水设施通过管路与设置在取水设施下游的至少一个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与集水设施下游的灌溉设施连接,灌溉设施设置在防风固沙林带外侧。本发明采用河床下渗透取水的方式,避免了泥沙和杂物的堵塞,为灌溉提高了优良的清洁水质。同时,由河流上游至下游按地势顺势设置取水设施、集水设施和灌溉设施,利用天然比降形成自流式的灌溉,不使用任何人工的动力设施完全依靠自然重力进行灌溉,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由于没有任何机械动力装置,日常运行中的损耗很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降低了运营成本。

    一种基于芦苇的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3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713349.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芦苇的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包括取待治理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和容量,并基于水环境质量和容量确定待治理区域当前的污染物总量;根据目前已有的待治理区域的水环境资料,获取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总量和去处总量;根据水质治理目标、污染物总量及来源总量和去处总量,计算出污染物削减量;获取单位质量芦苇对污染物的吸收率,并根据吸收率和单位面积内芦苇最佳产量,计算达到水质治理目标时需种植芦苇的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利用芦苇资源对水生态水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问题;本发明的本质为生物治理,治理效果好,不会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同时治理后水体不易反弹。

    一种评估改变取水方式对下游河道污染物浓度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8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3430.8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改变取水方式对下游河道污染物浓度影响的方法,首先根据取水活动对污染物的影响进行分类:第一类是没有退水,即沿程退水和集中退水都为0;第二类是只考虑集中退水,即沿程退水为0;第三类是既有集中退水,又有沿程退水;根据不同类别采用不同公式计算改变取水条件后下游考核断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率p;根据现状下游考核断面污染物浓度C现状与水功能区污染物浓度限值C考核的关系进行取水对河流环境的影响分析,当C现状*(1‑p)未超过C考核时,则取水方式改变对下游河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很小。本发明利用质量守恒和公式变换,消除了一般计算中必须考虑区间汇水和污染物输入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资料需求和分析工作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