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4673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3639.9

    申请日:201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其特征是由网片、支柱、地桩和网纲组成;网片两长边用细尼龙绳固定在网纲上,网片两边网纲再用细尼龙绳分别固定在池塘埂上的地桩和支柱上。所述网片网目4-5cm,宽度2-2.5m,长度也可视池塘大小而定;网纲为直径1cm粗尼龙绳;支柱用PVC管、地桩用铁棒制作。本鱼苗繁育场用防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网片可有效阻止水鸟下落、站立在池塘边捕食鱼苗,且不影响池塘光照;二是方便架设,可根据鱼苗培育工作需要灵活拆卸;三是所用的PVC管耐腐烂,轻便,便于安装、拆卸和重复使用;四是成本低廉,相对于人工驱鸟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黄鳝池塘繁殖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4009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81424.1

    申请日:2009-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为了解决目前黄鳝在全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需要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鳝池塘繁殖方法:在池塘内模仿黄鳝自然繁殖环境,用人工方法对亲鳝先进行催熟,使雌、雄亲鳝在池塘中自行进行交配繁殖,并充分利用自然繁殖时所具有的泡沫巢进行孵化,大大提高了黄鳝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解决了黄鳝苗种规模化繁育的难题。

    异育银鲫半人工繁殖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91936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3627.6

    申请日:201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目前,我国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均采用全人工繁殖技术。这种全人工繁殖技术由于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影响亲本成活率,受精率、孵化率低,还增加了苗种成本。本项发明的异育银鲫半人工繁殖技术,就是将全人工繁殖环节中的人工授精改为自然授精,即在池塘内模仿异育银鲫自然繁殖环境,使雌、雄亲本在池塘中自行交配繁殖。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池塘营造异育银鲫的自然繁殖环境,促使受精率提高,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雌、雄亲本在池塘内自然交配,不会导致亲本受伤,提高了亲本成活率;雌、雄亲本在池塘内自然交配,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因而,异育银鲫半人工繁殖技术,解决了异育银鲫苗种规模化繁育的难题。

    一种湖泊围拦养殖河蟹的组合网具

    公开(公告)号:CN10171574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4900.1

    申请日:2009-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项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利用围网、石笼网、等网具组合而成的能防止河蟹逃跑的湖泊围拦养殖河蟹的组合网具。外层围网和内层围均固定在毛竹桩上;内层围网底部与主、副石笼固定在一起一并沉入泥中,内层围网上端设置“Γ”型反罩网(防逃网);外层围网底部用地锚插入水底泥中固定;地笼网设置在内、外层围网的中间水底。本发明具有优点是利用双层围网可以有效防止围拦内河蟹的逃逸;内层围网上端设置反罩网,即使河蟹能够攀爬到内层围网上端,最后到了反罩网后,也会掉落在围拦区内;设置了主、副石笼,可以使围网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网片不会漂移。

    提高黄鳝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801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6418.1

    申请日:2012-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黄鳝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鳝暂养:待运输的黄鳝转入到暂养网箱内暂养一天,并禁食,并在暂养网箱内放入少量泥鳅。2、运输用水的配制和装袋:按10g/m3维生素C和3g/m3黄芪多糖溶入到水中,同时调整pH值为7.0-7.5,将黄鳝与运输用水按1∶1的比例装入水产专用氧气袋内充氧封口,含氧量为6mg/L。3、黄鳝的运输:运输过程中每隔6小时换水一次,保证袋内水体的溶氧始终在6mg/L以上,pH值始终在7.0-7.5。本发明将维生素C和黄芪多糖添加到黄鳝的运输用水中,提高了黄鳝的抗应激能力,有效的避免了黄鳝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受伤、死亡,成功提高了黄鳝运输的成活率,为黄鳝人工繁殖技术的解决、黄鳝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运输技术。

    一种湖泊围拦养殖河蟹的组合网具

    公开(公告)号:CN201518661U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20049437.9

    申请日:2009-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利用围网、石笼网、等网具组合而成的能防止河蟹逃跑的湖泊围拦养殖河蟹的组合网具。外层围网和内层围均固定在毛竹桩上;内层围网底部与主、副石笼固定在一起一并沉入泥中,内层围网上端设置“Γ”型反罩网(防逃网);外层围网底部用地锚插入水底泥中固定;地笼网设置在内、外层围网的中间水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双层围网可以有效防止围拦内河蟹的逃逸;内层围网上端设置反罩网,即使河蟹能够攀爬到内层围网上端,最后到了反罩网后,也会掉落在围拦区内;设置了主、副石笼,可以使围网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网片不会漂移。

    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758675U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20518460.0

    申请日:201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鱼苗繁殖池塘的防鸟装置,其特征是由网片、支柱、地桩和网纲组成;网片两长边用细尼龙绳固定在网纲上,网片两边网纲再用细尼龙绳分别固定在池塘埂上的地桩和支柱上。所述网片网目4-5cm,宽度2-2.5m,长度也可视池塘大小而定;网纲为直径1cm粗尼龙绳;支柱用PVC管、地桩用铁棒制作。本鱼苗繁育场用防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网片可有效阻止水鸟下落、站立在池塘边捕食鱼苗,且不影响池塘光照;二是方便架设,可根据鱼苗培育工作需要灵活拆卸;三是所用的PVC管耐腐烂,轻便,便于安装、拆卸和重复使用;四是成本低廉,相对于人工驱鸟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