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1124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3187.4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7/00 , A01G24/30 , A01G24/28 , A01G24/22 , A01G24/15 , A01G24/12 , C08G18/66 , C08G18/32 , C08G18/48 , C08J9/08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C08G18/3855 , C08G18/48 , C08G18/6666 , C08G21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先将植物种子或幼苗种植在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中,待种子或者幼苗生长到高20厘米以上后再将该复合体连同栽种的植物直接放入困难立地土壤的种植孔中。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在困难立地造林中,避免了裸根苗造林,可有效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根据困难立地的土壤环境条件,在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中调节植物生长基质的比例,达到改善土壤条件的作用。如对酸化土壤可增加生物炭的比例,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条件;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粘粒缺乏的土壤可提高土壤粘粒的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9233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0245.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9K17/42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南亚热带退化石质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发酵有机材料20-40份、吸附颗粒材料60-80份。此外还公开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将上述发酵有机材料和吸附颗粒材料混合并充分搅拌,在常温下晾干至含水量小于15-25%;将上述调理剂按50-300公斤/亩的量直接施入南亚热带退化石质森林土壤中。通过高碳环境胁迫条件下形成大量的具有信号分子作用的有机物质如多肽、呋喃酮、乙酮、甾醇等,并把这些物质吸附在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土壤粘土矿物或生物炭中;土壤粘土矿物或生物炭中具有多孔隙,其本身对提高严重侵蚀林地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能够在土壤中保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固碳。
-
公开(公告)号:CN10773780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96581.5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伴矿景天-早竹间作生态修复,通过早竹和伴矿景天间作的方式,由于这两种植物的根系生长层交叉,不存在明显的养分竞争关系,且两者的根系深浅不同,需肥特性也不同,其中伴矿景天的根系一般深度为土壤表层,当深度达到30-40cm时,其土壤中的锌镉重金属无法被伴矿景天的根系吸收,但是早竹根系可达30-40cm,对污染土壤的表层以下的土壤进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94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147310.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低等植物资源藻类、菌类和地衣的收集;(2)藻类、菌类和地衣的繁殖、固定;(3)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制作;(4)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应用。该生态修复方法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增加立地表面藻类的生物量,使得立地对暴雨的环境侵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提高土壤的团聚稳定性,短时间内有效行程生物土壤结皮的效果,从而把本发明生态修复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覆盖到立地土壤表面时,可防止沙漠化,可把沙漠化立地改造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587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58643.7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材料由产酸微生物与具有保水、保肥功能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混合发酵后生成。由于承载了产酸菌,这一类微生物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包括羧基、羟基、醇羟基、磺酸基、氨基酸等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弱酸性、胶体吸附、离子交换、络合、螯合、表面活性等性能,并能与碳酸盐反应,使碳酸盐分解并释放出固定在碳酸盐中的养分,供植物和微生物利用;针对岩溶地区退化立地土壤改良材料,不仅可以通过附着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空隙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同时该修复材料还有个较好的保水保肥功能,能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9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47310.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西南山地喀斯特石漠化立地低等植物资源藻类、菌类和地衣的收集;(2)藻类、菌类和地衣的繁殖、固定;(3)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制作;(4)生物活性覆盖物的应用。该生态修复方法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增加立地表面藻类的生物量,使得立地对暴雨的环境侵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提高土壤的团聚稳定性,短时间内有效行程生物土壤结皮的效果,从而把本发明生态修复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覆盖到立地土壤表面时,可防止沙漠化,可把沙漠化立地改造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737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96485.0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B09C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锌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毛竹和伴矿景天间作的方式,由于这两种植物的根系生长层交叉,不存在明显的养分竞争关系,且两者的根系深浅不同,需肥特性也不同,其中伴矿景天的根系一般深度为土壤表层,当深度达到30-40cm时,其土壤中的锌镉重金属无法被伴矿景天的根系吸收,但是毛竹根系可达30-40cm,对污染土壤的表层以下的土壤进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