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29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1661.5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该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由A部分和B部分组成,所述的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在常温下,由A部分和B部分分别混合均匀后,再将A部分和B部分混合均匀在0~60℃固化得到;A部分:二聚酸二缩水甘油酯25~80质量份,环氧稀释剂20~50质量份;B部分:沥青50~300质量份,有机胺类固化剂28~100质量份。通过胶体磨分别将A和B部分搅拌均匀,再在常温下共混搅拌均匀,常温固化1~12小时,即得到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沥青材料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固化形成高强度高柔韧性的热固性材料,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沥青中有害物的挥发,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873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69787.0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K5/12 , C07C69/753 , C07C67/347 ,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22三酸三酯类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桐油酯交换反应、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反应和Diels-Alder加成反应。针对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反应制备了B酸型和L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其中B酸型离子液体[HSO3-bmim]+[HSO4]-催化效果最佳,酯收率可达到99.8%,重复使用4次后,酯收率保持在97.7%以上。本发明以桐油中的桐酸为主要原料合成增塑剂,该类增塑剂具有迁移性小,挥发性低、与塑料混溶性、柔韧性和耐久性好及闪点高的特点。可以作为主增塑剂使用,也可以和其它增塑剂复配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011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83060.0
申请日:2009-07-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桥用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组成为:A部分:环氧树脂10~40质量份,脂肪酸3.5~28.8质量份,B部分:沥青10~95质量份,固化剂11.4~29.4质量份。制备方法:将10~40质量份的环氧树脂和3.5~28.8质量份的脂肪酸加入反应器,加热至140~200℃,保持2~8个小时,再通过胶体磨搅拌均匀得到A部分,将10~95质量份的沥青和11.4~29.4质量份的固化剂加入反应器,加热至100~140℃,保持0.5~2小时,再通过胶体磨搅拌均匀得到B部分,再将A部分和B部分在100~140℃共混均匀,120℃固化2~4小时,即得到道桥用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环氧沥青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能兼顾、相容性不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924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011661.5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南京科技开发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该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由A部分和B部分组成,所述的常温固化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在常温下,由A部分和B部分分别混合均匀后,再将A部分和B部分混合均匀在0~60℃固化得到;A部分:二聚酸二缩水甘油酯25~80质量份,环氧稀释剂20~50质量份;B部分:沥青50~300质量份,有机胺类固化剂28~100质量份。通过胶体磨分别将A和B部分搅拌均匀,再在常温下共混搅拌均匀,常温固化1~12小时,即得到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沥青材料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固化形成高强度高柔韧性的热固性材料,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沥青中有害物的挥发,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446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99153.2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桂烯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为:步骤一:在30~80℃、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等摩尔量的月桂烯与不饱和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3~7小时,得中间产物,命名为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简称为MYM);步骤二:用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做催化剂,用量为MYM摩尔量的0.5%~3%,加入带水剂,MYM与醇在保持回流的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0.5~5小时,得目标产物增塑剂。本方法制备的增塑剂具有无毒,可降解的特点,所增塑的塑料耐低温性能好,拉伸强度高,电阻率高,可以在各种塑料中做为主增塑剂使用,也可以与其它增塑剂复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197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298581.3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纤维素桐酸酯的方法,将纤维素溶解在离子液体中,使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1%~10%,逐滴加入相当于纤维素中缩水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的3~5倍的桐酸酰氯,在80~90℃反应1~2个小时结束,加入甲醇并搅拌,沉淀即为粗产物,减压抽滤、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产物。产物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进一步交联成分子量更高、性能更好的材料。产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和熔融温度,熔融范围在33.86~81.75之间。该方法相比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氯化锂盐作为溶剂体系,具有溶剂易回收、不需要加入缚酸剂和制备的纤维素桐酸酯可塑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99153.2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桂烯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为:步骤一:在30~80℃、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等摩尔量的月桂烯与不饱和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3~7小时,得中间产物,命名为4-(4-甲基-3-戊烯基)-4-环己烯-1,2-酸(酐)(简称为MYM);步骤二:用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做催化剂,用量为MYM摩尔量的0.5%~3%,加入带水剂,MYM与醇在保持回流的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0.5~5小时,得目标产物增塑剂。本方法制备的增塑剂具有无毒,可降解的特点,所增塑的塑料耐低温性能好,拉伸强度高,电阻率高,可以在各种塑料中做为主增塑剂使用,也可以与其它增塑剂复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83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4577.8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色腰果酚烷基醚环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腰果酚烷基醚环氧固化剂和这种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形成的固化物。制备方法是:将腰果酚烷基醚1摩尔、多胺1-3摩尔混合,然后将1-3摩尔甲醛分批加入,控制反应温度在80-90℃之间反应4小时,然后升温至100-120℃蒸出反应生成的水,最后温度保持在80-120℃减压蒸馏至无水分蒸出,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烷基醚环氧固化剂。本发明所得到的固化剂颜色较浅,而且能够长期储存不变色,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在固化时发生相分离,从而提高了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增强了材料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31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74578.2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C41/01 , C07C43/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果酚丁基醚组合物的合成方法,腰果酚和氯代正丁烷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无氧条件反应,反应结束减压蒸馏,过滤除去生成的盐得到产物腰果酚丁基醚组合物,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本发明用于合成腰果酚丁基醚的方法简单,产率较高。而且反应过程中不加入水,不产生废水。由于腰果酚的酚羟基被烷氧基所替代,使得该产物具有很好的颜色稳定性,并且大大降低了腰果酚对于皮肤的腐蚀性。该产物可以用来制备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的环氧固化剂。在涂料、胶黏剂、橡胶、塑料、弹性体、复合材料和油墨中可以用作改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19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98581.3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纤维素桐酸酯的方法,将纤维素溶解在离子液体中,使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1%~10%,逐滴加入相当于纤维素中缩水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的3~5倍的桐酸酰氯,在80~90℃反应1~2个小时结束,加入甲醇并搅拌,沉淀即为粗产物,减压抽滤、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产物。产物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进一步交联成分子量更高、性能更好的材料。产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和熔融温度,熔融范围在33.86~81.75之间。该方法相比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氯化锂盐作为溶剂体系,具有溶剂易回收、不需要加入缚酸剂和制备的纤维素桐酸酯可塑性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