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18508.9
申请日:2024-09-02
IPC: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来树种造林区确立方法,涉及植树造林科学绿化技术领域,包括:分别提取第一分布数据以及第二分布数据;基于第二分布数据,识别外来树种在引种造林区产生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的分布点数据及分布点数据对应的环境数据;将分布点数据及分布点数据对应的环境数据输入至环境阈值型物种分布模型中,得到造林产生负面生态影响的潜在风险区数据,并将第二分布数据中的落入潜在风险区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删除,得到删除后的引种造林区正常生长点数据;利用引种造林区正常生长点数据和外来树种原产区的第一分布数据预测外来树种目标造林区潜在造林地位置。本发明能够提高造林的成功率和生态效益,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18508.9
申请日:2024-09-02
IPC: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来树种造林区确立方法,涉及植树造林科学绿化技术领域,包括:分别提取第一分布数据以及第二分布数据;基于第二分布数据,识别外来树种在引种造林区产生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的分布点数据及分布点数据对应的环境数据;将分布点数据及分布点数据对应的环境数据输入至环境阈值型物种分布模型中,得到造林产生负面生态影响的潜在风险区数据,并将第二分布数据中的落入潜在风险区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删除,得到删除后的引种造林区正常生长点数据;利用引种造林区正常生长点数据和外来树种原产区的第一分布数据预测外来树种目标造林区潜在造林地位置。本发明能够提高造林的成功率和生态效益,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6630.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外来树种在本地造林区扩散速度的方法,涉及植被分析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外来树种与本地树种的竞争关系,制定了两种培育与观测的区域,分别是样本区域和本地造林区域,并对这两组区域进行了基本限定,使其尽可能的减小因基本条件的不同而影响后期的分析结果,同时对外来树种所遭受虫害的程度与本地树种所遭受虫害的程度进行分析,以估判当前的外来树种的遭虫风险,帮助管理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通过扩散指数Kszs与评估阈值q的对比分析,预测了外来树种在本地的生长进度,为管理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预警信息。总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测外来树种的扩散速度,还能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569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08830.9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山桐子液态生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液态生根培养基加热至沸腾,分装入提前洗净沥干的炼育装置,放置冷却后,将增殖培养获得的山桐子再生苗接种到液态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的方法使用液体培养基替代了常规使用的固态胶体培养基,可实现100%的生根率且可缩短生根用时;同时,该方法通过使用抑菌剂,减免了传统组培生根中对培养基的高压高温灭菌操作,大幅降低了电力消耗;而且,配合使用个性化设计的炼育装置,使液态生根操作便捷性显著提升,方便工厂化应用投产;此外,该装置可堆叠放置,减少了对培养架、组培灯的耗用。综上,本发明创造性的开发了一种高效、节能、低成本的山桐子苗木繁育方法,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00472.8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穗母株的处理;(2)健壮插穗的选择;(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4)扦插池设置;(5)扦插管理。通过上述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扦插7‑10天皮孔即有根系形成,15天左右根系大量生成,20‑25天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高达99%以上。按照该技术要点操作,可以防止山桐子插穗的污染,提高插穗生根率和根系质量,解决山桐子扦插无性繁殖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7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68029.4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领域,公开了一种毛枝柳组培快繁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春季采取毛枝柳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依次进行1)外植体在升汞中消毒,2)转接到诱导培养基DKW+NAA0.1mg/L+6-BA1.0mg/L中培养,3)后换入增殖培养基DKW+NAA0.1mg/L+6-BA0.5mg/L中培养,4)换入生根培养基2/3DKW+IBA0.2mg/L中培养,5)炼苗移栽,得到毛枝柳组培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毛枝柳组培快繁方法,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繁殖系数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木本植物的快速育苗,缩短苗期和生长周期,达到繁殖速度快、节约生产成本并适用于规模育苗的目的。使用的植物材料极少,生长快,周期短,重复性强,可周年试验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53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13420.6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春石斛开花与繁殖的方法,首先选用对植物的侧芽发育起促进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合适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喷施于春石斛植株上,促进腋芽发育;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配合8~13℃的低温和控制肥水及其它的环境条件、喷施浓度及喷施时间,诱导腋芽发育成为花芽,进而发育成花;或配合适宜的温度和肥水,诱导腋芽发育成为高芽,用于繁殖。选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6苄基氨基嘌呤;喷施浓度为100ppm~500ppm;喷施方法为叶面喷洒或灌溉。使春石斛腋芽芽体萌发整齐,花期统一,繁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759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104220.3
申请日:2008-04-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兰原生种胚培养方法,首先采集种胚已成熟、果荚未开裂的石斛兰蒴果,用70%的乙醇清洗1min~2min,再用10%的次氯酸钙上清液浸泡20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2~4次;然后切开果皮取出种胚;之后将种胚植入已灭菌培养基中培养。可以将种胚浸入无菌水中摇匀,用无菌吸管将所述种胚带水吸出,以微滴形式均匀滴入培养基中,也可以将种胚以粉末状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采用无菌培养基对石斛兰的胚无菌播种,胚萌发形成茎和芽,再进行增殖、生根培养最后形成完整植株。本发明操作性强,简单实用,繁殖快、株间差异小、种苗整齐。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74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710117764.9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山杜鹃冬季花期调控的方法,首先从易催花高山杜鹃品种中选择适龄植株,放入10℃以下的环境中,保存2-3个月,强制其休眠;然后将所述高山杜鹃的环境温度从10℃逐渐升高至20℃左右,同期对高山杜鹃进行补光,每日光照大于等于12小时,光照度大于等于2000lux,对高山杜鹃催花4-6周。补光使用飞利浦钠灯,从所述催花期第七天开始,最后调控后的盆花即可按期上市。本发明通过人为调控,打破了杜鹃花生长和开花的自然规律,操作简单,能有效的调控高山杜鹃的花期,提高了高山杜鹃盆花的成品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258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614069.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根、激素二元互作对樟子松冬景容器大苗促根的方法,包括:在樟子松移栽后1个月,以樟子松根基为圆心,围绕根基在基质中打多个圆孔,然后将桩菇菌菌剂和基质混合制成促根介质,将介质倒入圆孔中;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干的西南与东北方向分别倒入吲哚丁酸生根溶液,施完后用基质填充覆盖,每15~20天施加一次;以滴灌方法对幼苗冬景容器苗进行水分养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