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5897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67196.2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125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三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3936;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拉丁学名为:Bacillus subtilis。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肥力等,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该功能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4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67109.3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3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五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3938;拉丁学名为: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肥力,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该功能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89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267209.6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3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二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3935;拉丁学名为: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土壤肥力、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等。该功能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4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67096.X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3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六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3939;拉丁学名为:Pseudomonas jessenii。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土壤肥力,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等。该功能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6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267735.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采用山杏种子与白柠条种子呈行状间隔播种,第一年,在苗床上播一行山杏种子、再播一行白柠条种子,如此循环重复,形成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育苗的苗圃;到第二年春季挖起山杏和白柠条幼苗进行移栽,并在原山杏与白柠条混交的苗床迹地上,再育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苗。第二年播种与育苗的方法与第一年相同,此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3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67089.X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0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七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3940;拉丁学名为:Microbacterium testaceum。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肥力、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等。该功能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6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67735.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采用山杏种子与白柠条种子呈行状间隔播种,第一年,在苗床上播一行山杏种子、再播一行白柠条种子,如此循环重复,形成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育苗的苗圃;到第二年春季挖起山杏和白柠条幼苗进行移栽,并在原山杏与白柠条混交的苗床迹地上,再育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苗。第二年播种与育苗的方法与第一年相同,此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4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67130.3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0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四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3937;拉丁学名为:MIcrobacterium testaceum。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该菌株还能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97173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66614.6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微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提高林木生长量的方法,即在林木施肥时,采用化学肥料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的方法,把常规化学肥料用量的一半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按每亩2公斤施用)于桉树、杨树等。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化学肥料用量相比,既节约了化肥、提高了林木生长量,又能减少过量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改良了土壤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899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67222.1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01N63/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9K17/00 , C05F11/08 , C12R1/0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一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3934;拉丁学名为: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能用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改善水果的品质。能抗病原菌、将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为可溶性磷、提高肥力、能明显改良土壤性质等。该功能菌株在7%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