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92175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22038382.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苎麻剥麻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柴油机、主动辊机构和从动辊机构;主动辊机构包括主动棘轮辊筒、主动轴、带轮和主动齿轮;从动辊机构包括从动棘轮辊筒,从动轴和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柴油机驱动,手控电启动。其柴油机固定在可相对机架移动的托板上,减少了因刚性联接造成的震动,方便操作者使用。整机增加了减震系统,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对整机的损伤概率;同时该机采用了牵引和手推两种运输形式方便转场,实现了田间地头就地剥麻的特点,降低了成本,启动方便,极大地提升了剥麻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16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13336.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木育苗轻基质以及利用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进行樟树容器育苗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包括泥炭、稻壳和木屑,且三者的体积比为(4~6):(2~3):(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樟树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将樟树苗移栽到装有缓释肥和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的育苗容器中进行栽培。本发明通过调整轻基质的配比、缓释肥的施用量以及育苗容器的规格,提高了樟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可提高樟树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为樟树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1027.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汇计量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采样筒,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该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开挖采样组件,开挖采样组件使用后在伺服马达的启动以及内齿圈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可以一起转动到采样筒的下表面,并配合伺服电机的启动以及驱动齿轮和外齿圈的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一起绕着采样筒的轴心进行转动,进而将采样筒中的土壤与采样区域的土壤分割开,在多个开挖铲的托举下,从而能够完整地将采样筒内的圆柱形采样土壤给取出,保证了对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4893.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实生芽苗幼苗成活率的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待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后,于5月至8月除草1~2次。本发明所述方法除除草外不进行任何的人为干预,适当清除草本层植被有利于芽苗幼苗成活,清除草本层能显著提高芽苗幼苗的成活率(对照组平均发芽率为4.55%),实验组的成活率为78.07%,即利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73.52%,是对照组的17.16倍,大大提高了南方红豆杉幼苗成活率,有助于天然种群的近自然更新,有利于近自然的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模式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0118.6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提高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更新的仿野生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在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中,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沙藏一年的南方红豆杉种子,覆土2~6cm。本发明实施例中证实,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并覆土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对照组发芽率为0%),覆盖土壤厚度2cm、4cm和6cm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可以达到1.57%、3.57%和2.28%。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对于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近自然发芽更新以及对濒危天然种群的恢复壮大显得极其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90643.7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施肥方法,该方法所述的专用底肥为人畜粪便、菜枯饼为原料,有机质含量≥50%,N+PO2+K含量≥6%,含水量≤15%,且不含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所述的专用复合肥,包括N、PO2和K,其中N:PO2:K比例为16:7:16或17:9:13,养分含量≥39%;本发明施肥方法为:造林前施专用底肥2.5kg/株,造林后每年追施专用复合肥480g/株;采用该方法涉及的简易施肥工具,施肥效率提高至少100%。该施肥方法由于均匀分布于树的周围,深度达到30cm,不仅保证肥料的有效性,还增加林木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14346.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穗柯容器育苗基质,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基质包括泥炭、稻壳-木屑混合物以及黄心土;所述泥炭、稻壳-木屑混合物、黄心土的体积比为(3~5):(6~2):(1~3)。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穗柯容器育苗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多穗柯扦插苗移栽到添加有育苗基质和缓释肥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袋中进行栽培。本发明通过调整多穗柯容器育苗基质的配比、缓释肥的施用量以及栽培容器的规格,提高了多穗柯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为多穗柯优质容器苗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22575628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1319932.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板支撑架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柱和分流壳,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分流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管。该用于光伏板支撑架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分流组件,分流组件使用后让活动座、分流座和引流口转动,当目测到其中一个透明水桶装满后,可以让活动座、分流座和引流口转动到另一个透明水桶处进行接水工作,避免了取出透明水桶时雨水落到地面流失造成监测林地内光伏板对降水的分配的误差,或者避免了监测光伏板上降雨强度的误差,另外通过安装流量计,针对不同降雨强度,光伏板截留下的雨水量可进行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053760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050987.2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G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竹断梢装置,包括截刀、连接绳和夹子,所述夹子设置在所述连接绳上,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与所述截刀相连,所述连接绳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述连接绳所呈的抛物线形状沿所述截刀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连接绳所在平面与所述截刀所在平面垂直。将本实用新型的毛竹截梢装置套在竹子上,随着竹子的生长,利用毛竹春季竹笋向上生长将断梢环带到断梢部位,毛竹成竹后高生长停止,竹笋增粗时,受到截刀的切割力,截刀截断毛竹竹竿,达到毛竹断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毛竹截梢环装置结构简单、质量轻、操作方便、截梢率高,可明显降低毛竹断梢的劳动强度和成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