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7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0321703.2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IPC: B27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定心劈麻组合刀具,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刀体和刀架,所述刀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定位尖、刀片、船型劈头和展开翼,所述刀架包括上盖和下U形体,所述上盖固定连接在所述下U形体两个侧边的上部,所述刀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U形体的内底面,所述刀体位于所述上盖和下U形体之间。本发明的自定心劈麻组合刀具劈麻效率高、纤维剥离方便、麻骨无残留、纤维保存更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1127996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109498.0
申请日:2020-02-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南方红豆杉雌株开花结实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连续若干次在南方红豆杉雌株叶面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雌株连续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使得南方红豆杉标准枝上生殖枝开花枝比例比对照增加了18.00%,一年生新枝上大孢子叶球数量比对照增长了14.88%,标准枝上结实枝比例和种子总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64倍和3.25倍,一年生新枝上种子数量比对照增加1.76倍,种子横径、纵径和质量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7%、30.19%和1.8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1616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13336.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木育苗轻基质以及利用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进行樟树容器育苗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包括泥炭、稻壳和木屑,且三者的体积比为(4~6):(2~3):(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樟树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将樟树苗移栽到装有缓释肥和所述林木育苗轻基质的育苗容器中进行栽培。本发明通过调整轻基质的配比、缓释肥的施用量以及育苗容器的规格,提高了樟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可提高樟树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为樟树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1027.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汇计量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采样筒,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该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开挖采样组件,开挖采样组件使用后在伺服马达的启动以及内齿圈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可以一起转动到采样筒的下表面,并配合伺服电机的启动以及驱动齿轮和外齿圈的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一起绕着采样筒的轴心进行转动,进而将采样筒中的土壤与采样区域的土壤分割开,在多个开挖铲的托举下,从而能够完整地将采样筒内的圆柱形采样土壤给取出,保证了对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4893.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实生芽苗幼苗成活率的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待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内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后,于5月至8月除草1~2次。本发明所述方法除除草外不进行任何的人为干预,适当清除草本层植被有利于芽苗幼苗成活,清除草本层能显著提高芽苗幼苗的成活率(对照组平均发芽率为4.55%),实验组的成活率为78.07%,即利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73.52%,是对照组的17.16倍,大大提高了南方红豆杉幼苗成活率,有助于天然种群的近自然更新,有利于近自然的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模式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0118.6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提高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更新的仿野生方法,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在人工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中,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沙藏一年的南方红豆杉种子,覆土2~6cm。本发明实施例中证实,在无草本层且清除枯枝落叶的地面上播撒并覆土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对照组发芽率为0%),覆盖土壤厚度2cm、4cm和6cm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可以达到1.57%、3.57%和2.28%。本发明所述仿野生方法,对于促进天然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近自然发芽更新以及对濒危天然种群的恢复壮大显得极其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279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9498.0
申请日:2020-02-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南方红豆杉雌株开花结实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连续若干次在南方红豆杉雌株叶面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雌株连续喷施1500mg·L-1多效唑和0.5%的吐温-20的混合液,使得南方红豆杉标准枝上生殖枝开花枝比例比对照增加了18.00%,一年生新枝上大孢子叶球数量比对照增长了14.88%,标准枝上结实枝比例和种子总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64倍和3.25倍,一年生新枝上种子数量比对照增加1.76倍,种子横径、纵径和质量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7%、30.19%和1.8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7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783590.2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花黄精组培的芽增殖培养基和多花黄精的育苗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芽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NAA 0.5~2.0mg/L、KT 0~2.0mg/L、蔗糖28~32g/L和卡拉胶6.8~7.2g/L;所述芽增殖培养基的pH值为6.1~6.3。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芽增殖培养基,使得芽增殖系数达2.5以上,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24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3075.8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G13/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遮荫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闽楠幼苗个体生长和植株构型建设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前支架、后支架、翻转调光板,翻转调光板与前支架、后支架之间为转动连接,转轴平行于翻转调光板的长度方向,翻转调光板包括透明板和透明板上方两侧铰接的两个遮荫网板,遮荫网板与透明板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透明板的长度方向,透明板处于正置状态时,遮荫网板贴合在透明板的上表面,遮荫网板可绕铰接轴向上向外翻起,遮荫网板相对于透明板翻转的最大角度小于90°。本发明遮荫网板和透明板便具有多种位置关系,对应多种遮荫率,使得装置的遮荫率可以便捷进行调整,有利于根据天气光照情况灵活调整闽楠幼苗培育的遮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90643.7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施肥方法,该方法所述的专用底肥为人畜粪便、菜枯饼为原料,有机质含量≥50%,N+PO2+K含量≥6%,含水量≤15%,且不含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所述的专用复合肥,包括N、PO2和K,其中N:PO2:K比例为16:7:16或17:9:13,养分含量≥39%;本发明施肥方法为:造林前施专用底肥2.5kg/株,造林后每年追施专用复合肥480g/株;采用该方法涉及的简易施肥工具,施肥效率提高至少100%。该施肥方法由于均匀分布于树的周围,深度达到30cm,不仅保证肥料的有效性,还增加林木的抗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