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2054.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流程优化的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过程核心参数在线监测仪表、确定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控制浓度、实时预测与对比分析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浓度、结合实时预测分析结果分类采取工艺调控技术方法。本发明通过基于后缺氧池出水端氨氮和硝酸盐氮在线监测的出水溶解性TN浓度的实时预测以及TN预测控制流程的缩短优化,可解决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输入参数多、基于进水水质预测出水TN、受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影响、预测控制流程长、预测准确性不高、出水TN超标风险大、碳源过量投加、技术适应性差等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9075.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的污水处理厂进水BOD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各类非生活污水的日排入量Qi;步骤S2、测定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q、生活污水BOD排放浓度C0;步骤S3、测算服务区域每天产生排放的居民生活污水量Q0;步骤S4、分别计算各非生活污水的掺混比例δi;步骤S5、试验确定掺混比例δi条件下各非生活污水的氧化还原性对生活污水BOD浓度的衰减影响因子wi;步骤S6、核算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下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理论值C。本发明适用于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污水收集管道后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预测,具有方法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546457.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1/00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11/13 , C25B1/04 , C25B1/13 , B01D61/02 , C02F1/44 , F23G7/00 , F23G5/46 , F25B15/00 , F22D1/00 , F02B43/10 , F03D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耦合多源能量的提取系统,包括:低碳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高效产甲烷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和热电联产系统,低碳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口与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连接;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厂内/外冷热源用户端连接;高效产甲烷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与高效产甲烷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热电联产系统与厂内外用热单元连接。本发明构建了一种集热能、化学能、氢能深度融合与综合利用的低碳、绿色污水处理同步产能系统,有效降低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5290.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悬浮填料为核心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砂调节池、圆形格栅、碳磷分离池及碳源回收池,氮磷分离池依次与填料型好氧池、填料型缺氧池、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及生态沟渠连接,碳磷分离池的出口还与碳源回收池的进口连接,碳源回收池的出口与填料型缺氧池的进口连接;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的出口与填料型好氧池的进口连接形成回流系统;碳磷分离池的出水端与生态沟渠出水端之间设置超越管线;预处理单元臭气收集罩负压收集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包含大量空气的臭气,臭气经除臭管道排入填料型好氧池。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备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45290.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悬浮填料为核心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除砂调节池、圆形格栅、碳磷分离池及碳源回收池,氮磷分离池依次与填料型好氧池、填料型缺氧池、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及生态沟渠连接,碳磷分离池的出口还与碳源回收池的进口连接,碳源回收池的出口与填料型缺氧池的进口连接;承插式平板介质滤池的出口与填料型好氧池的进口连接形成回流系统;碳磷分离池的出水端与生态沟渠出水端之间设置超越管线;预处理单元臭气收集罩负压收集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包含大量空气的臭气,臭气经除臭管道排入填料型好氧池。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备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3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234657.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实现深床滤池低温期快速启动反硝化的方法,包括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反硝化功能维持第二阶段和反硝化低温期恢复启动第三阶段,所述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是在设定的常温期投加一定浓度的碳源实现初始反硝化挂膜,所述反硝化功能维持第二阶段是在反硝化提前启动第一阶段结束日为起始,按照设定的间隔时间,周期性启动碳源投加系统,所述反硝化低温期恢复启动第三阶段是在冬季低温期需要发挥反硝化功能时继续启动碳源投加系统,直至反硝化达到稳定进入反硝化稳定阶段。该方法可显著缩短低温期反硝化的启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6879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新兴微量污染物去除并降低出水生态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首先依次经过混凝单元和气浮单元,去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非溶解态物质含有的新兴微量污染物,气浮单元出水继续经过臭氧氧化单元,进一步去除溶解性的新兴微量污染物,臭氧氧化单元出水进入消毒单元,消毒单元出水进入生物缓冲单元,生物缓冲单元降解臭氧氧化形成的酚类、醛类中间产物和消毒副产物。本发明结合常规污染指标实现对新兴微量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并且降低污水厂出水补充水体的生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99075.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的污水处理厂进水BOD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各类非生活污水的日排入量Qi;步骤S2、测定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q、生活污水BOD排放浓度C0;步骤S3、测算服务区域每天产生排放的居民生活污水量Q0;步骤S4、分别计算各非生活污水的掺混比例δi;步骤S5、试验确定掺混比例δi条件下各非生活污水的氧化还原性对生活污水BOD浓度的衰减影响因子wi;步骤S6、核算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下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理论值C。本发明适用于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污水收集管道后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预测,具有方法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