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2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32274.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圆盘形栅板的栅渣脱水一体化系统。本发明包括进水布水单元,其包括进水布水单元主体和连接于进水布水单元主体的布水管,进水布水单元主体设有排气口;过滤单元,其包括与进水布水单元主体下端相连的过滤单元主体以及连接于过滤单元主体的固定栅板,固定栅板呈圆盘形,固定栅板设有出渣口以及分布有开孔;刮渣单元,其包括驱动组件和刮渣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刮渣板以固定栅板中心为转动中心在固定栅板表面转动;出水单元,其包括与过滤单元主体下端相连的出水单元主体以及出水口;排渣脱水单元,其用于将刮渣板刮至出渣口的栅渣进行收集并压榨脱水后排出。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实现栅渣收集及压榨脱水功能,提高了杂质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46457.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1/00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11/13 , C25B1/04 , C25B1/13 , B01D61/02 , C02F1/44 , F23G7/00 , F23G5/46 , F25B15/00 , F22D1/00 , F02B43/10 , F03D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耦合多源能量的提取系统,包括:低碳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高效产甲烷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和热电联产系统,低碳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口与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连接;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厂内/外冷热源用户端连接;高效产甲烷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与高效产甲烷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热电联产系统与厂内外用热单元连接。本发明构建了一种集热能、化学能、氢能深度融合与综合利用的低碳、绿色污水处理同步产能系统,有效降低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23981.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巢型梯级高效除磷系统,包括进水管、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出水管和排泥系统;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进口端与进水管连接,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出口端与出水管连接,排泥系统位于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下部,用于收集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排出的污泥,收集的污泥经排泥系统排出;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采取推流式运行模式,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设置有若干蜂巢型除磷模块,蜂巢型除磷模块中固定设置有化学除磷药剂。本发明通过将化学除磷药剂固定于蜂巢型除磷模块内部,形成除磷系统中化学药剂浓度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梯级递增,满足磷浓度递减对药剂量递增的需求,实现对进水TP和SS高效去除的同时降低化学药剂投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546457.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1/00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11/13 , C25B1/04 , C25B1/13 , B01D61/02 , C02F1/44 , F23G7/00 , F23G5/46 , F25B15/00 , F22D1/00 , F02B43/10 , F03D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耦合多源能量的提取系统,包括:低碳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高效产甲烷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和热电联产系统,低碳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口与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连接;热能提取及利用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厂内/外冷热源用户端连接;高效产甲烷系统与污泥处理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电解再生水制氢及副产物利用系统与高效产甲烷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连接;热电联产系统与厂内外用热单元连接。本发明构建了一种集热能、化学能、氢能深度融合与综合利用的低碳、绿色污水处理同步产能系统,有效降低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1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47840.1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自动液体取样器的清液定量抽吸装置,它包括液体定量抽瓶、防液体泄漏中间瓶与真空泵,在液体定量抽瓶的底端部连接有液体进口管与液体出口管,在液体进口管的进口端并联连接有取样管与弃液管,在取样管的进口端连接有取样头,在液体出口管上设有液体出口单向阀;所述防液体泄漏中间瓶与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管道相连,防液体泄漏中间瓶与液体定量抽瓶通过液体抽吸管道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使用稳定可靠,造价低;本发明采用清液取样,减少了预处理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3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523981.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巢型梯级高效除磷系统,包括进水管、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出水管和排泥系统;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进口端与进水管连接,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出口端与出水管连接,排泥系统位于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的下部,用于收集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排出的污泥,收集的污泥经排泥系统排出;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采取推流式运行模式,蜂巢型梯级除磷系统设置有若干蜂巢型除磷模块,蜂巢型除磷模块中固定设置有化学除磷药剂。本发明通过将化学除磷药剂固定于蜂巢型除磷模块内部,形成除磷系统中化学药剂浓度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的梯级递增,满足磷浓度递减对药剂量递增的需求,实现对进水TP和SS高效去除的同时降低化学药剂投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7041.4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生物系统性能评估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污泥生物脱氮除磷速率测试、生物系统全流程测试及测试数据分析;脱氮除磷测试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微生物脱氮除磷最优潜能;生物系统全流程测试细化到每个功能单元,提出各功能单元的核心控制指标,优化取样点位,既减少取样化验样品数量缩短整体测试时间,又弥补了功能单元数据缺失的实际问题;测试数据结合工艺运行参数分析,核算功能单元污染物理论转化量和实际去除量,对比判断除磷脱氮提升潜力;本发明构建的测试方法步骤规范、测试时间短,为脱氮除磷生物系统性能评估基础数据的获取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59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0404.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磷酸盐浓度多级精确匹配控制的高效除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待处理污水自底部进入第一级混凝反应单元,与同步投入的化学除磷药剂在反应池内部发生混凝沉淀反应,然后从反应池顶部出水;步骤S2、出水经过各级混凝反应单元,最终从第N级混凝反应单元的反应池顶部进入出水系统,磷沉淀自反应池的底部进入排泥系统;步骤S3、磷酸盐实时监测系统同步实时测定每级混凝反应单元进水和总出水磷酸盐浓度,自动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每级混凝反应单元混凝剂加药量。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磷酸盐浓度范围除磷药剂投加摩尔比的精准控制,从而降低整体除磷药剂投加量,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精细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