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0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6474.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92 , G06F30/39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监测控制芯片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网监测控制芯片中各个模块在设计时的工作模式、工作负载和功耗需求,基于工作模式配置时钟优化策略,基于工作负载和功耗需求配置电源管理策略;获取配网监测控制芯片中状态机的切换频率阈值,基于切换频率阈值配置状态机的编码策略,其中,编码策略用于在多个候选编码模式中确定状态机的目标编码模式,目标编码模式是指对状态机的状态进行编码的模式;获取配网监测控制芯片的工作需求,基于工作需求选择对应的器件,基于器件优化配网监测控制芯片的电路布局。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满足低功耗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95511.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向配电智能终端的多核异构芯片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计算任务存入调度任务队列,并获取计算任务的任务重要等级、任务到达时间、任务截止时间和任务所需核资源;根据上述数据对计算任务进行优先级评估,得到优先值;根据任务重要等级和优先值对调度任务队列进行调度安排,得到当前调度队列;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根据当前调度队列和任务所需核资源,结合共享内存对各个从核进行任务调度;本申请能够为计算任务的调度提供指标依据,解决配电智能终端任务重要性不同、计算资源不同带来的芯片级任务调度问题,提高配电终端边缘自适应计算能力,还可以满足配电智能终端多业务的低时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29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36635.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突发业务场景下时延抖动优化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面向突发业务场景下时延抖动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多路径传输过程,以时延上界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获取当前多路径传输过程的各项路径参数;基于线性规划模型和各项路径参数,计算时延抖动上界;当时延抖动上界大于时延抖动阈值,则调整各路径的路径流量,直到时延抖动上界小于等于时延抖动阈值。本发明在流量突增业务发生时,通过动态调整各路径的路径流量,能够最小化路径间的时延抖动,降低不同路径间的时延差异,实现负荷分配的动态调整和资源的优化使用,进而改善网络通信的性能,优化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3365.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馈电潜力挖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充馈电潜力挖掘方法包括:S1、收集多辆电动汽车的用车数据,对用车数据使用蒙特卡洛法构建出电动汽车充馈电的行为矩阵;S2、将行为矩阵平均分为三段,分别为训练集、校验集以及预测集;S3、对训练集的数据进行自回归分析得到预测曲线集;S4、分析预测曲线集与校验集的误差,对误差做上限时间序列预测与下限时间序列预测,得到预测区间集;S5、根据预测区间集对翌日各时段充馈电潜力大小进行评估;S6、根据评估结果设置翌日实时充电补贴与馈电补贴。本发明的充馈电潜力挖掘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能提高电动汽车的充馈电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9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0974.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N的充电桩故障检测的联邦学习方法和相关装置,包括初始化全局模型;在联邦学习的一个轮次中,将全局模型分发到参与联邦学习的各个充电桩,以便各个充电桩基于本地历史故障参数数据进行本地模型的训练;持续搜集各个充电桩训练好的本地模型等待聚合;搜集完毕后将搜集到的本地模型进行平均聚合,得到新的全局模型;执行联邦学习的全部轮次,得到最终的基于DNN的充电桩故障检测的全局模型。本发明中不同品牌的充电桩通过联邦学习框架,能够在不直接交换数据的情况下共享模型学习成果,解决了现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无法实现不同品牌的充电桩数据共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93726.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3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联网多模态学习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首先,为了重建缺失的感知模态,本申请设计了一个知识提取驱动的跨节点模态重建网络。其次,为了选择具有高质量贡献的节点,本申请设计一个基于聚类Shapley值的高效模型贡献评估模块。最后,为了进一步缓解跨节点模态的异构性,本申请引入了一种用于鲁棒聚合的知识贡献感知聚合规则。总体来说,本申请解决了智能车联网中模态缺失问题的同时可以选择高质量的车辆来执行聚合和学习,以提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01402.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责任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依赖于物理建模,且受限于数据采集的限制,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谐波责任划分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配电网PCC点处的谐波电压和各用户的平均有功功率;构建所述谐波电压的第一时间序列和所述平均有功功率的第二时间序列;采用所述第一时间序列构建所述谐波电压的第一时间序列特征矩阵;采用所述第二时间序列构建各所述用户的平均有功功率的第二时间序列特征矩阵;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序列特征矩阵和各所述第二时间序列特征矩阵的相关性指标;根据所述相关性指标计算各用户的谐波责任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14448.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40/166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修编作业文件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作业文件修编相关信息,判断当前情况是否满足作业文件修编条件;若是,根据组件库和作业文件修编相关信息,确定目标类型组件集合;目标类型组件集合包括一种或多种组件类型对应的组件;结合目标类型组件集合执行作业文件修编操作,得到目标作业文件。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作业文件生成修编方式,能够实现作业文件结构信息化,有利于应对当前只能通过设计修改程序代码的方式定制化开发作业文件而导致系统可扩展性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作业文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有利于提高作业文件的修编便携性进而提高修编效率,以缩短作业文件开发周期和节约作业文件的后期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66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7598.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核控制的配电网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实时业务数据,所述实时业务数据包括电网电压、电网电流或电网频率;根据所述实时业务数据,利用实时业务核进行实时业务分析,得到事件响应结果;根据所述事件响应结果,利用核间通信策略确定数据交换优先顺序;根据所述数据交换优先顺序,利用非实时业务核进行非实时业务分析,生成配电网监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实时业务核与非实时业务核对不同业务分别进行处理,实现了配电网监测,提高了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66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1478.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47/125 , H04B3/54 , H04L9/40 , H04L4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案提取当前流量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对当前流量数据进行风暴检测,确定当前流量数据的类型;若类型为网络风暴事件,根据预设速率对当前流量数据进行限速,并进行节点广播;若类型为非网络风暴事件,根据第一特征信息确定流量数据的子类型,根据子类型对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根据特征信息确定流量数据的类型,对网络风暴事件进行限速和广播,限制网络风暴事件的扩散,通过限速减少网络风暴的带宽占用,保持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减少对电力设备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