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273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840911.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17/12 , A61H31/00 , A61M60/135 , A61M60/295 , A61M60/31 , A61M60/32 , A61M6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心肺复苏抢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心跳骤停患者心脑灌注增强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将心外按压机与心跳骤停患者进行连接以进行机械心外按压;S4,通过按压机上的控制电信号传输到充放气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并对可充气球囊的充放气节奏进行对应控制,实现按压期对球囊实施放气,按压松弛期对球囊实施充气;S5,在心肺复苏结束后,将气囊球从患者的体内移出。优点在于:本发明可在心肺复苏时对心、脑提供额外血液灌注,促进心跳恢复,同时给脑部提供更多血流,改善脑复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016928.3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90/00
Abstract: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属于远程带教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专家B用摄像机构和主机来观察医生A的诊断过程,通过通话模块对医生A进行教学或建议,当医生A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叙写病历及治疗药物信息时,专家B的电脑界面显示在副屏机上,通过双屏互动方式进行带教督导,本发明实现了专家B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628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015256.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防静脉血栓的脚踝辅助器,解决了目前病患静脉血栓采用预防性抗凝或气泵按摩预防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端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连接有踏板,踏板一端连接有托板,本发明,通过将病患腿部和脚掌固定于固定板和踏板上,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带动踏板摆动,使得脚掌前后摆动,进而使得病患踝关节进行活动,通过这样的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被动活动患者的踝关节,形成“人工踝泵”的效果,从而让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迅速回流,能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27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40911.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17/12 , A61H31/00 , A61M60/135 , A61M60/295 , A61M60/31 , A61M60/32 , A61M6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心肺复苏抢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心跳骤停患者心脑灌注增强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将心外按压机与心跳骤停患者进行连接以进行机械心外按压;S4,通过按压机上的控制电信号传输到充放气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并对可充气球囊的充放气节奏进行对应控制,实现按压期对球囊实施放气,按压松弛期对球囊实施充气;S5,在心肺复苏结束后,将气囊球从患者的体内移出。优点在于:本发明可在心肺复苏时对心、脑提供额外血液灌注,促进心跳恢复,同时给脑部提供更多血流,改善脑复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26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74787.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托颌式急救气道开放器,解决了目前人工托举下颌开放气道,长时间易增加人员疲劳度的问题,其包括调节横杆,所述调节横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下端连接有接触片,接触片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拉杆,调节拉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托,本发明,相比于传统人工托颌开放气道,该装置能够夹持在颧骨和下颌处,使得下颌托举开放气道,且持续时间长,有效的避免人工长时间托举开放气道增加疲劳度,同时该装置使用方便;该发明通过该调节横杆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相向运动,从而调节装置的横向宽度,以适应不同脸型病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42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95630.X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氧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氧疗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患者特征信息的采集装置;用于接收采集装置特征信息的患者移动终端;氧疗设备,氧疗设备与患者移动终端通讯连接;云端平台以及医生移动终端,所述云端平台与患者移动终端以及医生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与一个医生移动终端对应的多个患者移动终端;确定多个患者移动终端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的顺序依次向医生移动终端发送每个患者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通过上述设置方式,通过根据优先级确定患者移动终端的推送顺序,以能够使医生优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诊疗,避免延误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404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16928.3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90/00
Abstract: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属于远程带教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专家B用摄像机构和主机来观察医生A的诊断过程,通过通话模块对医生A进行教学或建议,当医生A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叙写病历及治疗药物信息时,专家B的电脑界面显示在副屏机上,通过双屏互动方式进行带教督导,本发明实现了专家B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6281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15256.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防静脉血栓的脚踝辅助器,解决了目前病患静脉血栓采用预防性抗凝或气泵按摩预防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端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连接有踏板,踏板一端连接有托板,本发明,通过将病患腿部和脚掌固定于固定板和踏板上,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带动踏板摆动,使得脚掌前后摆动,进而使得病患踝关节进行活动,通过这样的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被动活动患者的踝关节,形成“人工踝泵”的效果,从而让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迅速回流,能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497044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23245787.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吸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吸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氧装置,包括:面罩、连接管、雾化器主体、加压装置、药杯以及密封盖;面罩的前侧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的进气口设有第一单向阀;加压装置设于雾化器主体内,雾化器主体的上侧形成开口向上的有容纳腔,药杯由上向下嵌入容纳腔内;密封盖与容纳腔的开口密封连接,密封盖上设有加压孔,加压孔通过加压软管与加压装置连通,加压孔内设有第二单向阀,密封盖的下侧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药杯内,密封盖的上侧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雾化喷嘴,雾化喷嘴的出口与连接管通过雾化软管连通。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减少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便于药杯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216366219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570265.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1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高流量吸氧导管闭口器,解决了目前高流量吸氧导管在吸氧治疗时无法对患者口腔进行闭合,导致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头带,所述头带下端连接有托槽,头带内侧连接有鼻导管组件,鼻导管组件下方且位于头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本实用新型,在佩戴时能够将口腔闭合,避免影响治疗效果,且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能够调节松紧,适用于不同脸型患者使用;该新型通过第一绑带、第三调节扣、第四调节扣,以及第二绑带和第五调节扣的设置,第二绑带能够在第四调节扣上调节松紧,从而使得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之间绑紧度能够调节,使得鼻导管本体使用时适用于头部不同大小的患者使用佩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