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28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58584.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32B33/00 , B32B3/28 , B32B9/04 , B32B15/092 , B32B27/20 , B32B37/24 , B32B37/06 , B32B38/16 , B32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隔热复合层的制备方法,涉及防火隔热材料领域,该隔热复合层依次包括抗烧蚀层(10)、过渡层(20)、热面防护层(30)、隔热层(40)、阻热层(50)与冷面防护层(60);其中,抗烧蚀层(10)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过渡层(20)采用底漆,热面防护层(30)与冷面防护层(60)采用金属钛箔,隔热层(40)采用气凝胶毡,阻热层(50)采用相变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包括涂料与坯料准备、下料,各个坯料层之间的复合与固定,涂料的涂刷。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层具备隔热防火性能好、重量轻、厚度薄、长期稳定性好、便于安装等优点,有效适用于导弹外表面的热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47408.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涂层构件剪切强度测试方法,涉及强度测试领域,包括:步骤A、模具设计:将环形涂层试样对半剖开,并根据剖开后的待测试样设计固化模具与固化工装;步骤B、涂覆胶膜:将胶膜均匀涂覆于待测试样内、外表面,并将通过固化模具与固化工装固定涂覆胶膜的待测试样;步骤C、粘接固化;步骤D、加载测试;步骤E、标定断裂面;步骤F、数据处理:通过加载测试的破坏载荷与断裂面积获得剪切强度。该测试方法针对环形涂层构件进行测试,能够准确、高效的进行涂层剪切强度的表征与评定,从而完成对大厚度环形涂层构件的剪切性能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7528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58584.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32B33/00 , B32B3/28 , B32B9/04 , B32B15/092 , B32B27/20 , B32B37/24 , B32B37/06 , B32B38/16 , B32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隔热复合层的制备方法,涉及防火隔热材料领域,该隔热复合层依次包括抗烧蚀层(10)、过渡层(20)、热面防护层(30)、隔热层(40)、阻热层(50)与冷面防护层(60);其中,抗烧蚀层(10)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过渡层(20)采用底漆,热面防护层(30)与冷面防护层(60)采用金属钛箔,隔热层(40)采用气凝胶毡,阻热层(50)采用相变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包括涂料与坯料准备、下料,各个坯料层之间的复合与固定,涂料的涂刷。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层具备隔热防火性能好、重量轻、厚度薄、长期稳定性好、便于安装等优点,有效适用于导弹外表面的热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4574.6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高温高速排气模拟试验装置,涉及模拟试验装备领域,包括移动台架(10)、天然气烧嘴(20)、热源喷射口(30)、天然气进气管路(40)与低速来流喷射机构(50);热源喷射口(30)固定设置与移动台架(10)上,包括同轴设置的直筒段(31)、锥管段(32)与出口管段(33),热源喷射口(30)内置法兰板(34)、内管(35)与出风锥套(36)且直筒段(31)上设置进风管(37);天然气烧嘴(20)与内管(35)实现装配且其一端设置天然气进气管路(40);低速来流喷射机构(50)同轴设置在出口管段(33)外圈。该模拟试验装置能够真实模拟飞行器的尾喷状态,为后续飞行器抑制红外辐射特征的手段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0537.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16C10/00 , G16C20/70 , G06F30/25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计算方法,涉及气凝胶复合材料领域,通过循环嵌套与协同并列发构建目标函数模型,具体为:步骤A、获取输入参数,步骤B、四级模型建立,步骤C、三级模型建立,步骤D、二级模型建立,步骤E、一级模型建立,步骤F、目标函数构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玄武岩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最优体积占比与最佳直径大小,为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研发设计提供指导,在平衡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其隔热性能最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