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1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0543.7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属于腹水引流技术领域。包括水平驱动机构、第一腹水引流导管清理机构、腹水排泄物收集机构。本申请通过螺母套方形框外表面安装的第一腹水引流导管清理机构,在对其腹部的导管清理时,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第三限位杆的伺服转动作用,带动外侧啮合的第一螺母套板沿着第二限位杆侧外侧向中间靠近,即带动两侧的齿轮圆盘向着螺母套方形框的轴心收紧,此时只需要在两齿轮圆盘内侧面上放置上待清理的导管,自动带动上下两侧的齿轮圆盘顺着引流导管外表面来回移动,去滚碎导管内堵塞的组织物,无需人工手动清理,减轻医护人员维护工作量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医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7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68946.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镜图像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肠道层面的灰度图像,将灰度图像划分为多个分块,根据分块中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分块中存在血管的可能性;根据分块中所有像素点的梯度方向确定分块的延伸分块,根据分块与其延伸分块中存在血管的可能性以及分块内像素点的梯度获取分块的血管延伸可能性,根据分块内像素点的梯度以及分块的血管延伸可能性获取像素点的血流延伸向量,根据像素点以及其八邻域内像素点的血流延伸向量的差异获取像素点为血管像素点的可能性,从而对灰度图像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图像,用于识别肠道异常。本发明提高了肠道内血管和肠壁的对比性,使得肠道异常更易于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71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22550.6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50/20 , G06N5/01 , G06F18/214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层多标签模型的医疗建议推荐方法、系统、设备。包括获取数据样本及样本标签;将所述数据样本及样本标签输至构建好的分层多标签模型中得到分层决策路径;所述分层多标签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获取疾病数据集及分层多标签;将所述疾病数据集及分层多标签输至预训练大模型中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向量;将所述编码向量输至编码生成器中生成分层多标签,所述分层多标签通过映射至树形结构对应的节点上得到分层决策路径,其中,所述编码生成器通过疾病诊断指南判断所述编码向量的活动性。本申请构建的分层多标签模型不仅能获得医疗决策建议同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541297.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10/40 , G16B50/30 , G16B40/30 , G06F18/213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群队列多组学数据的疾病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医疗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收集的历史多组学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数据预处理后的历史多组学数据建立综合分析数据框架,并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进行数据集成;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数据集成后的历史多组学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并通过特征选择的结果构建生物网络模型;通过训练数据对生物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获取生物网络模型结构评估指数,同时通过测试数据对生物网络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取生物网络模型性能评估指数;通过满足预设要求的生物网络模型对收集的患者多组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患者多组学评估数据。本发明可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2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7743.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内窥镜系统定位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便携内窥镜系统,便携内窥镜系统包括视觉识别模块、机械臂、内窥镜工作站和内窥镜,该方法包括:根据视觉识别模块采集到的第一图像,确定第一对象与机械臂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机械臂,以使内窥镜朝向第一对象;当内窥镜被第一对象取下后,根据视觉识别模块采集到的第二图像控制机械臂移动。如此通过图像采集、识别结合机械臂控制实现内窥镜工作站自动定位,减少人工移动内窥镜工作站寻找合适诊疗位置的时间,缩短诊疗时间。而且,该便携内窥镜系统设置于车辆上,能实现利用内窥镜进行急救,实现偏远地区内窥镜相关的医疗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80543.7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属于腹水引流技术领域。包括水平驱动机构、第一腹水引流导管清理机构、腹水排泄物收集机构。本申请通过螺母套方形框外表面安装的第一腹水引流导管清理机构,在对其腹部的导管清理时,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第三限位杆的伺服转动作用,带动外侧啮合的第一螺母套板沿着第二限位杆侧外侧向中间靠近,即带动两侧的齿轮圆盘向着螺母套方形框的轴心收紧,此时只需要在两齿轮圆盘内侧面上放置上待清理的导管,自动带动上下两侧的齿轮圆盘顺着引流导管外表面来回移动,去滚碎导管内堵塞的组织物,无需人工手动清理,减轻医护人员维护工作量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医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4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80542.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鼻饲设备,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鼻饲管,混匀粉碎管的一端连通鼻饲管,另一端连通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安装活塞;外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活塞筒、铰接座和滑轨,铰接座铰接有受力杆,受力杆的中部安装连接座,连接座铰接连杆,连杆端部设有驱动头;滑轨上滑动安装滑块,滑块上安装有驱动板,驱动板的上表面设有驱动卡齿,驱动板的一端连接有活塞;通过按动受力杆使驱动头与不同的齿牙卡接,使活塞在活塞筒内分级滑动并将营养液推至混匀粉碎管再注射进鼻饲管;本发明防止活塞移动过猛,进而防止营养液过快进入患者体内,减少患者不适,本发明拆卸清理方便,能对营养液充分搅拌混匀。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0541.8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消化内科用催吐装置,属于消化内科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一侧靠近底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侧板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侧板内部顶部的第一通槽和转动连接在侧板一侧的第一螺纹杆。本申请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两个支撑弧形板可以根据患者的脸型进行转动,可以更好的适配患者,使得患者使用装置时,能够以最佳的姿势进行催吐,保证患者在催吐的过程中极大的舒适性,减少患者除催吐以外的负担和不适。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6512.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消毒清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消毒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池,所述清洁池的顶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消化内镜的内镜夹持扣;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有外壁清洁组件,所述外壁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板,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外侧壁;升降组件和内镜夹持扣可将内镜整体夹取拉直并可带动外壁清洁组件上下升降,使拉直的内镜在进行清洁时,可以无死角的清洁,同时,自动上下升降可以代替人手上下清洁,此外,外壁清洁组件配合喷液组件,储液组件为喷液组件提供清洁液和消毒液,可自动对内镜的外壁进行清洁消毒,使该装置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消毒清洁效率高,同时消毒清洁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1297.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10/40 , G16B50/30 , G16B40/30 , G06F18/213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群队列多组学数据的疾病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医疗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收集的历史多组学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数据预处理后的历史多组学数据建立综合分析数据框架,并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进行数据集成;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数据集成后的历史多组学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并通过特征选择的结果构建生物网络模型;通过训练数据对生物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获取生物网络模型结构评估指数,同时通过测试数据对生物网络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取生物网络模型性能评估指数;通过满足预设要求的生物网络模型对收集的患者多组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患者多组学评估数据。本发明可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