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8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47400.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将茶油生产划分为营造林子系统和初榨油子系统,并将投入类别划分为能源、肥料、化学品、材料、运输和废弃物处理,对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清单进行了准确分析,并准确界定了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为后续的碳足迹核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后续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然后,在采集每个子系统的投入类别数据后计算出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进而累计求和计算得到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总碳足迹,最后,统计生产茶油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单位质量初榨茶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7400.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将茶油生产划分为营造林子系统和初榨油子系统,并将投入类别划分为能源、肥料、化学品、材料、运输和废弃物处理,对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清单进行了准确分析,并准确界定了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为后续的碳足迹核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后续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然后,在采集每个子系统的投入类别数据后计算出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进而累计求和计算得到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总碳足迹,最后,统计生产茶油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单位质量初榨茶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6890.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生态栽培土壤动态监控方法。一种土壤动态监控装置,包括服务器平台、与服务器平台连接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平台连接的LoRa基站及与服务器平台和LoRa基站连接的多个监控单元,监控单元包括机箱和监控系统;其中,监控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AI边缘计算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本发明林下生态状态土壤动态监控方法中,当所在区域有移动通信信号时,AI边缘计算模块通过移动通讯模块与服务器平台互通;当所在区域没有移动通讯信号时,AI边缘计算模通过LoRa通讯模块和LoRa基站与服务器平台互通,有效避免单独依靠移动通讯模块实现信息传递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林下生态栽培的发展,契合林下生态栽培的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4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49246.0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潘波 , 唐健 , 杨家强 , 湛年勇 , 覃其云 , 石媛媛 , 王会利 , 李付伸 , 江海涛 , 邓小军 , 宋贤冲 , 覃祚玉 , 赵隽宇 , 王劲松 , 蒋湖波 , 梁东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药材缓释肥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尿素21‑33份、磷酸二氢钾11‑23份、硫酸钾8‑13份、十水硼酸钠0‑4.5份、生物质炭20‑30份、茶麸11‑19份、氨基酸0‑15份、聚氧化乙烯二醇0.6‑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0.9份、亲水性聚氨酯树脂0.1‑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钾0.08‑0.23份、焦磷酸二氢二钠0.04‑0.07份。本发明在羧甲基纤维素钾、焦磷酸二氢二钠相互配合下,可协同提高药材缓释肥料的控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肥料,可使百部、巴西人参、土茯苓、益智、草豆蔻等药材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52699.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10 , G06Q50/26 , G06V20/17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估系统,包括服务器、无人机、数据采集模块、巡检模块评估模块、评价模块和交互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对人工林区域的生长状态数据、以及人工林种植区域的遥感多光谱影像数据,巡检模块装载在无人机上,并对人工林巡检以采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得到的人工林区域的生长状态数据,评估模块根据数据采集模块根据生长状态数据、以及多光谱影像数据对人工林的实时生产力指数PI(Productivity index)进行评估,评价模块根据实时生产力指数PI、以及上一检测周期的生产力指数PIhistory进行评价,根据生态恢复效果评分确定生态恢复效果,交互管理模块根据评价结果向管理者进行交互提示,并制定对应的管理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222618335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0955260.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土壤四分法缩分工具,涉及到土壤样品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矩形框板和托盘,托盘位于矩形框板的下方,且矩形框板与托盘的内壁间隙配合,托盘的四周设置有四个锁扣,四个锁扣用于矩形框板和托盘的锁定,矩形框板的内壁固定有两第一托板,托盘的内部固定有两第二托板。利用缩分组件将土壤样品分隔在四个象限中,打开锁扣可以将矩形框板与托盘分离,处在一、三象限的土壤样品停留在矩形框板的内部,二、四象限的土壤样品则会随托盘离开,以此完成土壤样品的缩分,不仅避免了缩分后土壤样品的重复混合,且使得缩分后的土壤样品更容易分拆合并,提升了土壤样品的缩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22108780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817602.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茯苓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茯苓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管,所述栽培管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承接机构、出水管、固定管、随动机构、随动块、侧向块、锥形簧和贴合块,所述承接机构配合安装在栽培管上,所述出水管连通在栽培管上,固定管安装在出水管上,调节机构能够精确控制水流的速度和量,通过出水管、固定管和贴合块的协同工作,调节机构使得水流可以根据栽培需要调整,保证水分供应与植物需求相匹配,这种调节能力确保了茯苓的生长环境维持在最佳湿度条件下,优化了灌溉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栽培的效率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16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8668.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漠化岩溶山地的竹子碳汇造林方法,通过在石漠化岩溶山地以毛竹为主要物种造林,在修复岩溶地区水土地貌的同时使该地区生态效益和固碳量达到最大,其步骤是包括整地、种植、管理、碳汇计算、砍伐采竹。本发明降低了增汇和修复的时间成本,同时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对防止岩溶地区峰丛地势水土流失起到一定作用,还可以通过轮伐和碳交易给当地人民和政府增加收入,激发当地人民对保护水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