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6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530704.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02 , B01D53/04 , B01J20/30 , C01B32/05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吸附剂制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毫米级氮掺杂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获得溶解有木质素、壳聚糖和酸的混合液A,随后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碱溶液中进行自组装,静置固化后固液分离,得到木质素‑壳聚糖凝胶微珠;用含水溶剂对凝胶微珠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和pH为7~9的溶液;将所述的固体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球;所述的含水溶剂为水,或者水‑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和水混溶的溶剂;将前驱体球在保护性气氛下500~800℃的温度下进行热解碳化,随后将碳化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制得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球。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制备毫米级且兼顾优异吸附性能的碳球。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4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87563.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和生物炭联产的方法,本发明将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处理得到具有强分子间作用力的木质素@含氮小分子化合物混合物,然后采用移动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木质素快速升温热解,使木质素热解产生的小分子气体碳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获得氮原子含量高且氮元素分布均匀的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在得到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的同时得到生物炭,实现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与生物炭的联产,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43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737238.8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22 , A61K47/10 , A61K31/192 , A61K31/337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生物活性改性木质素自组装载药纳米胶束,由酸酐改性后的酰化木质素后再经生物活性化合物改性制成。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木质素通过酰化、酯化等反应制备木质素接枝生物活性化合物,再制备成纳米胶束,该纳米胶束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还具有木质素与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多种生物活性;本发明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与木质素通过化学键连在一起,利用木质素的两亲性自组装成纳米胶束,可大大提高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利用率;在木质素上引入生物活性化合物疏水性单元,可使纳米胶束对疏水性药物的载药能力大大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多生物活性改性木质素自组装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工艺精简,胶束的载药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72047.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电纺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1)以木质素、催化剂、溶剂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2)将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本发明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催化剂在纤维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其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且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8875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703907.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原位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以纳米纤维素水悬浮液和乳酸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原位复合高聚物;将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原位复合高聚物加入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中,超声波分散均匀;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经冷冻,抽真空干燥,脱模即得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原位复合多孔支架。该多孔支架中纳米纤维素分散性良好,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基体之间有化学键结合,两者界面相容性大大加强,支架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5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49494.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1)以木质素、催化剂、有机溶剂和纯水为原料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本发明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催化剂在胶束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其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且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60372.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管的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将SBA‑15、过渡金属盐液相混合‑冷冻干燥‑焙烧得到过渡金属氧化物/SBA‑15负载型催化剂;再将该催化剂和木质素液相混合‑冷冻干燥‑煅烧后经酸处理‑碱处理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木质素的一步碳化得到具有层次孔的碳纳米管,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30704.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02 , B01D53/04 , B01J20/30 , C01B32/05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吸附剂制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毫米级氮掺杂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获得溶解有木质素、壳聚糖和酸的混合液A,随后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碱溶液中进行自组装,静置固化后固液分离,得到木质素‑壳聚糖凝胶微珠;用含水溶剂对凝胶微珠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和pH为7~9的溶液;将所述的固体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球;所述的含水溶剂为水,或者水‑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和水混溶的溶剂;将前驱体球在保护性气氛下500~800℃的温度下进行热解碳化,随后将碳化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制得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球。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制备毫米级且兼顾优异吸附性能的碳球。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03932.1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木质素改性及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改性木质素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利用丙烯酰氯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制备丙烯酰化木质素;将丙烯酰化木质素与甲基丙烯酸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丙烯酰化木质素接枝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将丙烯酰化木质素接枝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下缓慢滴加蒸馏水,超声波分散均匀,即得pH响应改性木质素纳米胶束。该改性木质素纳米胶束甲基丙烯酸在木质素上的接枝程度高,制备的改性木质素载药纳米胶束在药物释放方面表现出良好的pH响应性,在药物缓释控释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40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0074440.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气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将包含木质素原料、氮源的水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水热产物,其中,水热的温度为100~250℃,氮源为三聚氰胺、乙二胺、尿素中的至少一种;将水热产物和活化剂混合后经压片处理,得到圆片,再将所述的圆片在保护性气氛内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的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压片阶段,水热产物和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1.5~5;压力为15~25MPa;热处理的温度为550~80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二氧化碳吸附适配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能够表现出优异的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