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抗堵塞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98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75818.X

    申请日:2025-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抗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属于生态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传感模块、自动化控制模块和清洗模块;传感模块安装于生物反应池内部,用于采集生物反应池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发送至自动化控制模块;状态信息包括溶解氧数据、pH值、水流量、水位和水压;自动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对水质和人工湿地堵塞程度进行预测得到堵塞程度值,并判断堵塞程度值是否大于堵塞阈值,若大于,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调节生物反应池的水流量和溶解氧浓度清除堵塞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基质易发生堵塞,从而导致进水水流不稳定以及出水水质质量差的问题。

    液化天然气码头事故溢液收集切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46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4247.9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码头事故溢液收集切换系统,包括导液沟、转换池、水封管井、水封管、初期雨水池、集液沟、集液池和水封排水管;所述转换池分别与导液沟、水封管、集液沟连接相通,所述导液沟为转换池的入流装置,所述水封管和集液沟为转换池的出流装置;所述水封管井位于转换池和初期雨水池中间,所述水封管位于水封管井中;所述水封管与初期雨水池连接相通,所述集液沟与集液池连接相通,所述集液池与水封排水管连接相通,所述水封管为初期雨水池的进水管,所述集液沟为集液池的入流装置,所述水封排水管为集液池的出流装置。本发明通过自身结构即可实现收集系统的切换,日常维护需求较低,安全性高,投资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多泊位大水位差码头船舶污水接收及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77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29680.6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泊位大水位差码头船舶污水接收及输送系统,包括多个靠泊平台以及船舶污水接收趸船:多层靠泊平台间隔排布,每个靠泊平台包括多个船舶泊位,每个船舶泊位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船舶污水接收趸船包括第一暂存柜、第二暂存柜和两台内置提升泵,第一暂存柜与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二暂存柜与第二进水管连通,两台内置提升泵分别与第一暂存柜、第二暂存柜连通。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船舶可适应水位变化停靠不同高度的靠泊平台,实现了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分层、分泊位接收和输送的要求;充分利用了船泵扬程,解决了扬程或吸程不足;简化了码头工作人员操作,实现了多泊位共用一套污水提升泵;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效功能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99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26040.7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功能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系统,包括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渠、出水渠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包括设置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左端上部的人工湿地进水管、穿孔布水管、右端下部的人工湿地出水管、穿孔集水管;包括设置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表层的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包括设置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下部的人工湿地防渗层和人工湿地底部夯实原土;所述人工湿地出水管设置在出水渠上部,所述人工湿地防渗层设置在人工湿地底部夯实原土上部。本发明污染削减负荷高,氨氮、总磷去除效果好,填料来源广泛,机械强度高,不易破损板结导致堵塞,除磷填料易于更换,出水稳定,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处理。

    组合型立体漂浮湿地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52546.2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型立体漂浮湿地,包括外围框架,包括外围框架下部设置固定墩,所述外围框架内设置有漂浮床基,所述漂浮床基由多个单体浮盘拼接而成,所述单体浮盘下部设置有阿克曼生物膜载体,单体浮盘与阿克曼生物膜载体一对一配置,所述单体浮盘内设置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种植钵,所述种植钵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本发明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组合型立体漂浮结构体,可利用漂浮床基的遮光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与繁殖,通过挺水植物的生长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并在种植基中形成微生物群落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降解。由不同挺水植物的搭配形成水面类自然景观。

    组合型立体漂浮湿地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21636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238041.0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立体漂浮湿地,包括外围框架,包括外围框架下部设置固定墩,所述外围框架内设置有漂浮床基,所述漂浮床基由多个单体浮盘拼接而成,所述单体浮盘下部设置有阿克曼生物膜载体,单体浮盘与阿克曼生物膜载体一对一配置,所述单体浮盘内设置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种植钵,所述种植钵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本实用新型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组合型立体漂浮结构体,可利用漂浮床基的遮光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与繁殖,通过挺水植物的生长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并在种植基中形成微生物群落对水体中的氮、磷进行降解。由不同挺水植物的搭配形成水面类自然景观。

    一种结合硬质驳岸的净水湿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181981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131082.2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合硬质驳岸的净水湿地结构,包括设于硬质驳岸一侧的箱体,且箱体的顶部位于水面下方,还包括沿硬质驳岸方向间隔固设于河床内的至少两固定管,箱体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硬质驳岸和至少两固定管相连接,箱体的相对两侧之间形成有至少三个填充空间,箱体的底部以及周侧设有多个可分别与三个填充空间相连通的通孔,且相邻两填充空间之间相互连通,三个填充空间分别填充有不同的填料层,三个填充空间的顶部可栽种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质驳岸生态亲和性差,缺乏生态构建条件及植物生长所需基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