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7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5878.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水平支撑位移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高精度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实时监测张弦梁的位移和应力,并根据控制算法自动调节拉杆的受力。旨在解决传统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动态调节位移、响应滞后等问题;该系统通过建立张弦梁与拉杆组合结构的位移控制模型,采用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实现支撑系统的精确位移控制,达到零位移目标。通过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与调整,支撑系统能够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过度位移或变形;显著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减少因位移导致的结构性安全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265.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深基坑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包括立柱、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立柱竖向固定在基坑中,并且其顶端固定安装有牛腿;混凝土支撑端部固定在围护结构的顶端,混凝土支撑梁落在牛腿上;钢支撑两端均通过安装的预应力机构顶住对应一侧的围护结构,钢支撑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0至S90。本发明实施例中牛腿设置在立柱顶端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使其进一步支撑钢支撑使支撑结构下方具备更大的空间,便于地下室工程的施工,也使牛腿远离地下室底板,拆卸牛腿时地下室已经完成了多个楼板的施工,不会碰撞地下室底板造成漏水。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56021.8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张弦梁模块,属于建筑施工领域,一种装配式张弦梁模块包括:张弦梁和连接装置,所述张弦梁包括主板、底板、中板和顶板。其中,底板设置于主板、中板和顶板设置于主板,底板与主板垂直;中板、顶板与底板平行且间隔设置。连接装置用于设置于张弦梁的端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其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用于贴合于主板。第一定位板用于抵接顶板朝向中板的一侧。第二定位板用于抵接中板朝向顶板的一侧。第三定位板用于抵接中板朝向底板的一侧。第四定位板用于抵接底板朝向中板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85878.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水平支撑位移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包括高精度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实时监测张弦梁的位移和应力,并根据控制算法自动调节拉杆的受力。旨在解决传统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动态调节位移、响应滞后等问题;该系统通过建立张弦梁与拉杆组合结构的位移控制模型,采用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实现支撑系统的精确位移控制,达到零位移目标。通过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与调整,支撑系统能够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过度位移或变形;显著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减少因位移导致的结构性安全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9695.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面开槽钢筋应变片粘贴方法,涉及应变测量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一,选择一根实验所需的带肋钢筋,对其侧壁开凹槽,并且开凹槽位置避开钢筋肋;步骤二,将应变片连接的漆包线设置拱形凸起结构,再使用酒精擦拭凹槽;步骤三,选择应变片,依次粘贴于使用酒精擦拭过的对应凹槽内,在贴好应变片的外表面涂一层石蜡,并且布置应变片的漆包线走线;步骤四,使用柔性封闭层将粘贴应变片后的凹槽填满。本发明将应变片粘贴于钢筋的凹槽内,最大限度避免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的破坏,并且对应变片进行起拱设计,提高了应变片的位移(变形)储备,进一步增加了应变片的存活率和测量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5746.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6F30/10 , G06F30/27 , G06Q10/0631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基坑天幕控制系统,包括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建模及控制模块、预测模块、环境评估模块和资源调度模块;通过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决策。实时监测模块提供精确的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智能建模及控制模块快速做出控制决策;预测模块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和维护需求;环境评估模块分析天幕系统的环境影响;资源调度模块优化资源配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高了施工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化水平低,无法实现数据驱动自动化控制的问题,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79265.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深基坑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混凝土钢支撑组合结构包括立柱、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立柱竖向固定在基坑中,并且其顶端固定安装有牛腿;混凝土支撑端部固定在围护结构的顶端,混凝土支撑落在牛腿上;钢支撑两端均通过安装的预应力机构顶住对应一侧的围护结构,钢支撑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0至S90。本发明实施例中牛腿设置在立柱顶端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使其进一步支撑钢支撑使支撑结构下方具备更大的空间,便于地下室工程的施工,也使牛腿远离地下室底板,拆卸牛腿时地下室已经完成了多个楼板的施工,不会碰撞地下室底板造成漏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5543.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模板托架,属于建筑施工领域,便携式模板托架包括:底座、容纳腔、活塞、第一螺杆和支撑模块。其中,底座的一侧为安装侧。容纳腔开设于底座内且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安装侧。活塞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纳腔。第一螺杆贯穿并转动连接于底座,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与容纳腔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螺杆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并螺纹连接于活塞。支撑模块设置于底座;支撑模块用于抵接并支撑模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8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45746.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6F30/10 , G06F30/27 , G06Q10/0631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基坑天幕控制系统,包括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建模及控制模块、预测模块、环境评估模块和资源调度模块;通过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决策。实时监测模块提供精确的环境和设备状态信息;智能建模及控制模块快速做出控制决策;预测模块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和维护需求;环境评估模块分析天幕系统的环境影响;资源调度模块优化资源配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高了施工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解决了现有技术智能化水平低,无法实现数据驱动自动化控制的问题,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590636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20046582.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坑防尘天幕系统,涉及基坑防尘技术领域,包括天幕支架、钢轨、多个导向台车和收紧器,相对应的两个收紧器之间共同连接有钢绳,多个钢绳上位于两个钢轨之间共同承载有天幕布;其中两个天幕支架的上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均安装有导向轮,另外两个天幕支架的前侧均安装有底座,且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本系统可实现天幕布的自动伸展和折叠,从而来实现对基坑的自动遮挡,可以有效阻挡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资源,该系统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