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与超材料的电磁目标识别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80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497134.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崔铁军 顾泽 马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与超材料的电磁目标识别成像方法,该电磁成像系统由激励源天线、信息超材料、观测目标与接收天线组成;信息超材料由N×N个单比特可编程相位调控单元组成,执行初级反射面调控作用,所有单元均可以通过可编程门阵列同步独立实时调控。在成像预准备阶段,构建MLP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并通过全息投影重构算法生成编码组合。在电磁成像环节,信息超材料周期执行前述编码组合,同时在每个时隙,接收端对观测目标反射的次级反射信号采样。一组周期采样完成后,接收端基于采集数据组重构观测目标电磁信息。智能电磁成像系统对样本集自适应的采样,有效提高成像速度与成像分辨率,并显著提升成像的抗噪声能力。

    一种适于5G全频带的双频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和双天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3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86338.7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6GHz以下5G全频带的双频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和双天线系统,适用于5G移动通信中使用。包括衬底金属背板、悬浮架设在金属背板上的介质基片、印刷在介质基片底面的两对沿正负45°对角线放置的金属偏心圆环及位于圆环内部的四个圆形金属小贴片、两对馈电同轴线及Y形耦合馈电金属条带、以及分别将金属背板与两个位于上部的偏心圆环相连的金属柱,和四个将金属背板与圆形小贴片相连的金属柱构成。本发明采用标准双面印刷电路工艺与简单的金属柱结构,设计实现了具有紧凑口径、双频带、双极化、稳定波束宽度,可工作在5G全频带的基站天线,适用并兼容我国三大运营商已商用的5G移动通信场景。

    一种适于5G全频带的双频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和双天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37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386338.7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6GHz以下5G全频带的双频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和双天线系统,适用于5G移动通信中使用。包括衬底金属背板、悬浮架设在金属背板上的介质基片、印刷在介质基片底面的两对沿正负45°对角线放置的金属偏心圆环及位于圆环内部的四个圆形金属小贴片、两对馈电同轴线及Y形耦合馈电金属条带、以及分别将金属背板与两个位于上部的偏心圆环相连的金属柱,和四个将金属背板与圆形小贴片相连的金属柱构成。本发明采用标准双面印刷电路工艺与简单的金属柱结构,设计实现了具有紧凑口径、双频带、双极化、稳定波束宽度,可工作在5G全频带的基站天线,适用并兼容我国三大运营商已商用的5G移动通信场景。

    基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与超材料的电磁目标识别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8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7134.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崔铁军 顾泽 马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与超材料的电磁目标识别成像方法,该电磁成像系统由激励源天线、信息超材料、观测目标与接收天线组成;信息超材料由N×N个单比特可编程相位调控单元组成,执行初级反射面调控作用,所有单元均可以通过可编程门阵列同步独立实时调控。在成像预准备阶段,构建MLP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并通过全息投影重构算法生成编码组合。在电磁成像环节,信息超材料周期执行前述编码组合,同时在每个时隙,接收端对观测目标反射的次级反射信号采样。一组周期采样完成后,接收端基于采集数据组重构观测目标电磁信息。智能电磁成像系统对样本集自适应的采样,有效提高成像速度与成像分辨率,并显著提升成像的抗噪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