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01749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360629.3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地下压力管线试验装置,包括平台,平台上设置有框架,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两块立板顶端的水平板;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与反力加载板连接;左立板、右立板上各设置有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两个管道固定装置相对应,其中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在水平板下方的平台上设置有一排左右排列的千斤顶,千斤顶至少为四个,沿气缸的垂直轴线左右对称排列。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对地层变位不同模式的模拟,并基于地下压力管线测试系统对地下管线安全特性参数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744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406587.2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模型试验动静荷载加载装置的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右立板和连接所述两块立板顶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左水平板、中心水平板、右水平板和两个宽度调节盒;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分别与左立板的顶端和右立板的顶端连接,中心水平板的两端通过宽度调节盒分别与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连接;中心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连接有加载轴;所述加载轴的下端连接有加载板。本发明的加载装置以气压实现加载,并且可以施加不同作用模式的动荷载,简单实用,用于室内模型试验,满足大部分工程实践中的荷载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40174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60629.3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地下压力管线试验装置,包括平台,平台上设置有框架,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两块立板顶端的水平板;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与反力加载板连接;左立板、右立板上各设置有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两个管道固定装置相对应,其中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在水平板下方的平台上设置有一排左右排列的千斤顶,千斤顶至少为四个,沿气缸的垂直轴线左右对称排列。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对地层变位不同模式的模拟,并基于地下压力管线测试系统对地下管线安全特性参数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97828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191068.2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7/36
Abstract: 吹填砂膨胀聚苯乙烯颗粒混合轻质路堤填料的填筑方法是一种新型路堤填筑工艺技术,是减轻路堤荷载的一种有效方法,节约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是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技术革新。该工艺技术主要步骤为:a、测定吹填砂的颗粒级配曲线;b、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的两参数,即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c、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d、现场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配置与搅拌;e、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结构;f、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填筑工艺;g、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碾压工艺;h、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590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19339.0
申请日:2008-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40/0039 , C04B2103/302 , Y02W30/91 , Y02W30/92 , C04B7/02 , C04B14/02 , C04B22/064 , C04B22/145 , C04B14/06 , C04B18/08 , C04B18/0436
Abstract: 淤泥固化方法是一种对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中产生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所用的淤泥固化方法。该方法为:a.测定疏浚淤泥的含水量、粘土成分和有机质含量,b.配制固化剂:固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起固化作用的水泥和生石灰,水泥与石灰的重量比例在1∶1~4∶1之间;废石膏用作减水剂,为水泥和石灰质量之和的1~8%;粉砂或粉煤灰作为骨料,用量为水泥和石灰质量之和的3~5%;c.确定固化剂的掺入比:固化剂的掺入比一般控制在5~20%,分别进行制样,测定凝固时间,制样测定养护7天、14天和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按最优性价比最终确定固化剂的掺入比;d.现场对淤泥进行固化施工:用机械设备快速使固化剂与淤泥搅拌均匀,快速充分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64694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10019339.0
申请日:2008-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40/0039 , C04B2103/302 , Y02W30/91 , Y02W30/92 , C04B7/02 , C04B14/02 , C04B22/064 , C04B22/145 , C04B14/06 , C04B18/08 , C04B18/0436
Abstract: 淤泥固化方法是一种对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中产生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所用的淤泥固化方法。该方法为:a、测定疏浚淤泥的含水量、粘土成分和有机质含量,b、配制固化剂:固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起固化作用的水泥和生石灰,水泥与石灰的重量比例在1∶1~4∶1之间;废石膏用作减水剂,为水泥和石灰质量之和的1~8%;粉砂或粉煤灰作为骨料,用量为水泥和石灰质量之和的3~5%;c、确定固化剂的掺入比:固化剂的掺入比一般控制在5~20%,分别进行制样,测定凝固时间,制样测定养护7天、14天和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按最优性价比最终确定固化剂的掺入比;d、现场对淤泥进行固化施工:用机械设备快速使固化剂与淤泥搅拌均匀,快速充分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7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6587.2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模型试验动静荷载加载装置的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右立板和连接所述两块立板顶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左水平板、中心水平板、右水平板和两个宽度调节盒;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分别与左立板的顶端和右立板的顶端连接,中心水平板的两端通过宽度调节盒分别与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连接;中心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连接有加载轴;所述加载轴的下端连接有加载板。本发明的加载装置以气压实现加载,并且可以施加不同作用模式的动荷载,简单实用,用于室内模型试验,满足大部分工程实践中的荷载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8719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1068.2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7/36
Abstract: 吹填砂膨胀聚苯乙烯颗粒混合轻质路堤填料的填筑方法是一种新型路堤填筑工艺技术,是减轻路堤荷载的一种有效方法,节约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是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技术革新。该工艺技术主要步骤为:a.测定吹填砂的颗粒级配曲线;b.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两参数,即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c.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d.现场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配置与搅拌;e.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结构;f.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填筑工艺;g.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碾压工艺;h.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202305255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50634.9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地下压力管线试验装置,包括平台,平台上设置有框架,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两块立板顶端的水平板;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与反力加载板连接;左立板、右立板上各设置有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两个管道固定装置相对应,其中一个管道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在水平板下方的平台上设置有一排左右排列的千斤顶,千斤顶至少为四个,沿气缸的垂直轴线左右对称排列。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实现对地层变位不同模式的模拟,并基于地下压力管线测试系统对地下管线安全特性参数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02362161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509179.5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模型试验加载装置的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右立板和连接所述两块立板顶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左水平板、中心水平板、右水平板和两个宽度调节盒;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分别与左立板的顶端和右立板的顶端连接,中心水平板的两端通过宽度调节盒分别与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连接;中心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连接有加载轴;所述加载轴的下端连接有加载板。本实用新型的加载装置以气压实现加载,并且可以施加不同作用模式的动荷载,简单实用,用于室内模型试验,满足大部分工程实践中的荷载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