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吡咯包覆密胺树脂的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13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00611.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覆密胺树脂的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且海绵具有多种功能。所述基于聚吡咯包覆密胺树脂的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在容器中加入吡咯和去离子水,获得吡咯水溶液;步骤20)在容器中加入过硫酸铵和水,获得过硫酸铵水溶液;步骤30)将1.1‑1.3mol/L的盐酸溶液、步骤10)制备的吡咯水溶液、步骤20)制备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并加水,形成混合液;步骤40)将密胺树脂海绵浸入步骤30)制备的混合液中,使吡咯在海绵表面原位聚合,取出后用水清洗2‑3次,并在烘箱中70‑80℃干燥后10‑12h后,获得聚吡咯包覆密胺树脂的多功能海绵。

    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复合产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99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062701.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复合产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提高纤维在空气中的吸水性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湿润并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随着水分子沿着纤维移动,氢离子也在向纤维一段聚集,从而产生电压的特点;制备纤维所采用的材料均属于可购买或实验室制备的材料,制备成本较低,制备方法简便,制备周期短;以海藻酸钠为基体的纤维,具备较好的韧性、抗扭转性和抗拉性,纤维可塑性强,可以编织成不同的形状加以应用;添加石墨化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方法来强化和稳定其产生的电压。这些添加的化学成分都不具有腐蚀性,使得纤维具有较好的亲肤性。

    相变热缓冲式舰载挡焰板

    公开(公告)号:CN110065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7459.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热缓冲式舰载挡焰板,由散热结构层和换热层组成,所述散热结构层由导热板、均热肋片及相变材料构成,在上下两块导热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均热肋片布置在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所述散热腔的均热肋片间;所述换热层位于所述散热结构层的下方并与所述散热结构层贴合;所述均热肋片为包括中心受热体以及在中心受热体圆周方向上均布的散热分支,所述散热分支包括主分支和在主分支上间隔设置的支分支。本发明利用了泡沫金属及肋片的优良导热性能,使得舰载挡焰板具备了更高效的吸热与散热能力,同时结合了复合相变材料的高蓄热能力,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延长了舰载挡焰板的使用寿命,降低航母的维护难度。

    一种从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回收捕集液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3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3446.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回收捕集液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利用薄层移动床喷射雾滴状捕集贫液与空气对流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捕集液中碳酸根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定义为捕集富液,利用电解工艺回收捕集贫液,采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可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能够在低分压下(440~460ppm)高效、快速、低能耗、可控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了高效率、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并且能够连续生产高纯度氢气和二氧化碳产品,重复利用捕集液,实现了捕集与解吸一体化系统设计。在0.5MKOH作为捕集贫液,600m3/h引风的条件下,13h后转化为捕集富液,出口CO2平均浓度为380ppm,比入口空气中CO2浓度降低了80ppm。

    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复合产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9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62701.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的复合产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提高纤维在空气中的吸水性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湿润并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随着水分子沿着纤维移动,氢离子也在向纤维一段聚集,从而产生电压的特点;制备纤维所采用的材料均属于可购买或实验室制备的材料,制备成本较低,制备方法简便,制备周期短;以海藻酸钠为基体的纤维,具备较好的韧性、抗扭转性和抗拉性,纤维可塑性强,可以编织成不同的形状加以应用;添加石墨化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方法来强化和稳定其产生的电压。这些添加的化学成分都不具有腐蚀性,使得纤维具有较好的亲肤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