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196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84114.5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方法,主要特征在于:(1)碳纳米管与高分子增稠剂混合得到涂层剂;(2)采用含碳纳米管的涂层剂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表面进行涂覆,形成厚度为100-300nm的涂层,然后再经预氧化、碳化制备高强度碳纤维。此方法能有效地修复聚丙烯腈原丝本身的缺陷,所得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25%-4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且效果好,生产效率高,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可在线配套使用,易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纳米铟锡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9809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36781.4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铟锡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强氧化性酸加入含有多壁碳纳米管的三颈烧瓶,超声分散20~40min,升温至100~120℃,酸化处理18~48h;(2)在5~35℃时,将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到铟盐锡盐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20~40min后,升温至50~70℃,以碱溶液调节pH=8.5~9.5,机械搅拌,原位共沉淀反应4~8h,得到铟锡氢氧化物包覆的多壁碳纳米管;(3)将铟锡氢氧化物包覆的多壁碳纳米管置于马弗炉中300~350℃煅烧,最终制得纳米铟锡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碳载金属硫化物、其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63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2214.4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载金属硫化物、其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得到金属盐溶液、得到金属盐和硫前驱体的混合溶液、得到含碳悬浮液、加入到球磨罐中得到球磨混合物、干燥后原位硫化/碳化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碳载金属硫化物。属于电化学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同时实现了金属硫化物在碳基材料中的均匀负载,具有高效氧催化活性位和高导电性。金属硫化物和碳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使获得的碳基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双功能氧催化特性,将其作为锌空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

    一种高灵敏度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65906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010191354.0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真空泵、气体浓度传感器、计算机和交替平行且间隔排列的两根中空纤维管。其中,一根中空纤维管冲入特殊气体,另一根中空纤维管被真空泵抽成真空。没有裂纹时,特殊气体纤维管维持一定的气压值,真空纤维管维持真空,两者压差保持不变。出现微裂纹时,裂纹使得两者形成一个通路,导致特殊气体在压差驱动下流动,使真空纤维管内的气体浓度发生变化。通过气体浓度传感器测得真空纤维管内的气体浓度变化的大小,再由计算机推算出微裂纹的大小,本发明还可通过监测真空纤维管的气体浓度变化过程来监测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本发明具有实时、简捷、实用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超细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7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1831.0

    申请日:2009-05-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含钛的无机物水解,升高温度至20~100℃,加入无机碱溶液,保温水解,中和pH至7~8,得水合二氧化钛沉淀;(2)反复洗涤沉淀,取双氧水,搅拌,超声分散,升温至0~50℃,保温1~24小时;(3)将过氧钛酸水溶液与去离子水稀释后,装入水热反应釜内,再经过100~250℃水热处理2~48h,冷却到室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溶胶不含有机稳定剂,溶胶中的二氧化钛为锐钛矿相且为棒状结构,具有较高长径比,能得到超细、棒状纳米晶二氧化钛。

    极细纱线的可编织性表征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29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23979.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细纱线的可编织性表征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纱筒、两定滑轮、两平板、织针、控制器、传感器、接收器、图像采集器、重力砝码和纱线夹,两定滑轮的转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两平板相互平行,定滑轮的转轴与平板相互平行,两平板间距排列在两定滑轮之间,两定滑轮和两平板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方法即采用该设备测试极细纱线退绕顺利与否、弯曲刚度、初始勾断强力、初始勾断伸长、摩擦剩余强度比及摩擦起毛程度后确定可编织性。本发明的一种极细纱线的可编织性表征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的一种极细纱线的可编织性表征方法,充分考虑了极细纱线的编织工艺和具体过程,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极细纱线的可编织性。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金属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7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90929.0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83 D06M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材料表面金属化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金属化处理方法,首先将聚酰亚胺纤维在丙酮中超声清洗和干燥,然后将聚酰亚胺纤维在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粗化,然后将聚酰亚胺纤维在离子钯络合物溶液中活化,进一步地将聚酰亚胺纤维在二甲基氨硼烷溶液中还原,使纤维表面吸附的离子钯还原成金属钯,最后将聚酰亚胺纤维置于化学铜溶液中,使用化学电镀铜的方法在聚酰亚胺纤维表面沉积化学铜,制得镀铜聚酰亚胺纤维。本发明所制备的镀铜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镀层厚度均匀、致密,与纤维基体结合牢固,镀层质量好,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结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0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282218.7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0.1-1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15-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和10-8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机械搅拌均匀,超声5-8h,得树脂胶液;(2)在上述树脂胶液中加入15-80重量份的固化剂、0.1-1.0重量份的促进剂、1.0-5.0重量份的增韧剂,机械搅拌均匀,真空脱泡0.5-1h,得树脂;(3)将上述树脂涂覆在两片或多片碳纤维布上,以高分子薄膜或印刷纸作为分隔膜,真空袋固化成型,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且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所得的结构电容的电容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一种连续硅硼氮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577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0000.5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硅硼氮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前驱体聚合物聚硅氮硼烷于120-250℃隔绝空气下进行熔融纺丝,得前驱体聚合物纤维;(2)将上述前驱体聚合物纤维放入裂解炉,通入混合气体,以0.5-5℃/min升温至200-350℃保温2-10h,得到交联的不熔化纤维;(3)在通入上述混合气体的情况下,继续以0.5-5℃/min升温至400℃~1000℃保温2-10h,最后以0.5-5℃/min升温至1200℃~1700℃保温2-10h,即得。本发明所得的前驱体聚合物初生纤维有效抑制了氧元素的引入,提高了无机陶瓷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原料成本低,工艺稳定且易于调整,很适应规模化生产。

    一种结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0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82218.7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0.1-1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15-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和10-8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机械搅拌均匀,超声5-8h,得树脂胶液;(2)在上述树脂胶液中加入15-80重量份的固化剂、0.1-1.0重量份的促进剂、1.0-5.0重量份的增韧剂,机械搅拌均匀,真空脱泡0.5-1h,得树脂;(3)将上述树脂涂覆在两片或多片碳纤维布上,以高分子薄膜或印刷纸作为分隔膜,真空袋固化成型,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且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所得的结构电容的电容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