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28439.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包括浇铸池、冷却系统、振动装置和测温探头,浇铸池进料端插接有同质激冷形核棒,同质激冷形核棒用于冷却浇铸池,且同质激冷形核棒相对于浇铸池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以改变伸入浇铸池内部的距离;冷却系统位于同质激冷形核棒背离浇铸池的一端,以对同质激冷形核棒进行降温;振动装置位于浇铸池的外部且与同质激冷形核棒连接;通过同质激冷形核棒可从中心对浇铸池内部的金属进行冷却,振动装置可使附着在棒体表面附着的枝晶发生熔断,形成新的等轴晶核且将其抛离,极大提高了等轴晶的数量,有利于高质量的生产。

    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预测元素烧损和调整渣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88391.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预测元素烧损和调整渣系的方法。预测元素烧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进行电渣重熔的合金成分,以及在电渣重熔前渣系的初始成分;S2:根据分子离子共存理论,计算经过电渣重熔后渣系中各熔渣组元的质量作用浓度;S3:获得达到平衡时易烧损元素含量的表达式;S4:通过加和后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经过电渣重熔后合金中的易烧损元素的含量。同时基于该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根据合金成分调整渣系以降低元素烧损的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电渣重熔过程元素烧损的模拟,采用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对渣系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能够有效地减少烧损的最优渣系配比。

    一种基于CO2富集的并流蓄热式石灰窑生产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081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44135.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P4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CO2富集的并流蓄热式石灰窑生产工艺方法,包括:将石灰石原料送入并流蓄热式石灰窑的两个窑膛内;将载气喷入窑膛内;将助燃气体供入;在当前窑膛的燃烧带,石灰石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分解生成生石灰和CO2气体;生石灰冷却至80℃~100℃后出料;冷却气体与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O2气体和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气体混合进入另一窑膛对石灰石进行预热;预热产生的烟气将热量释放给石灰石后温度降低并排出,产生体积浓度大于95%的CO2气体;并流蓄热式石灰窑开始换向工作。本发明在制备高质量石灰的同时也得到高纯度的CO2气体。与现有工艺方法相比,消除了N2在系统内的循环,节省了用于加热N2的能量,并将烟气循环利用以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及节能降耗目标。

    一种利用铜板温度确定结晶器内凝固前沿钢液流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3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3950.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铜板温度确定结晶器内凝固前沿钢液流速的方法,通过收集结晶器工艺参数以及结晶器铜板、熔融钢液和凝固坯壳的物性参数,利用热电偶实时测量结晶器铜板温度,考虑铜板厚度方向的能量守恒及热量传递规律,计算熔融钢液提供给凝固坯壳的显热热通量,进而计算熔融钢液冲刷凝固前沿的对流换热系数,利用凝固前沿钢液流速与熔融钢液冲刷凝固前沿的对流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传热特征数方程计算出结晶器内热电偶测温点对应的凝固前沿钢液流速。本发明可以实时计算结晶器凝固前沿的熔融钢液流速,为结晶器工艺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提升铸坯质量。

    一种喂冷钢网装置及操作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6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85566.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冷钢网装置,用于结晶器中,结晶器用于承载钢液,处于结晶器内的钢液表面形成有保护渣,包括:避渣喂料组件,设置于结晶器中;钢网,避渣喂料组件使钢网在不接触保护渣的情况下,钢网浸入钢液内;其中,浸入钢液的钢网为弧形钢网,弧形钢网形成的凹面与钢液流动的方向相抵。本技术方案通过选用钢网浸入钢液内,浸入钢液内的钢网与流动的钢液接触时,钢液可通过钢网的孔洞自由流动,通过的过程中冷却形核,实现对流场影响小,钢网和钢液接触面积大,促进弥散形核,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连铸坯的质量。

    真空电渣重熔制备双合金汽轮机转子钢锭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516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44204.9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电渣重熔制备双合金汽轮机转子钢锭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用于制备直径处于1.0m~1.8m范围内的汽轮机转子钢锭,包括由两根直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子电极焊接而成的双合金串接式自耗电极,双合金串接式自耗电极与导电杆焊接固定,且双合金串接式自耗电极插入结晶器中。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制备双合金汽轮机转子钢锭可省去制备联轴器和焊接等工序,且一体化制备可减小汽轮机转子长度,因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制备相同规格的汽轮机转子,一体化制备比分段制备可减少材料费至少10%,减少机加费至少20%。一体化双合金汽轮机转子解决了因使用联轴器或者焊接工艺而带来的轴不对称问题,能在更高的转速下稳定运行,提高汽轮机发电效率。

    一种均匀分布热源的大型钢锭电渣热封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9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510002875.X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27/04 B22D7/12

    Abstract: 一种均匀分布热源的大型钢锭电渣热封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液压固定支座、液压传动杆、升降臂、控制柜、小车、上夹持器、下夹持器、上电极横臂、下电极横臂和双层式石墨电极对;双层式石墨电极对的内层石墨电极为实心柱状,外层石墨电极为空心管状,两根电极同轴对齐,插入冒口箱内的液态预熔渣中;上电极横臂、下电极横臂连接在升降臂上,与控制柜连接;所述内层石墨电极由上夹持器夹持,上夹持器连接在上电极横臂上;外层石墨电极由下夹持器夹持,下夹持器连接在下电极横臂上。本发明提高金属收得率;提高钢锭化学成分的均匀性和钢的纯净度;改善了钢锭中心的凝固条件;加热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提高冒口钢液利用率;提高钢锭利用率。

    一种防止钢液产生渣眼和卷渣的中间包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7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92723.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钢液产生渣眼和卷渣的中间包及其操作方法,该中间包包括:中间包主体;长水口设于中间包主体上方;第一抑制器设于长水口外部;氩气供给组件设于中间包主体外侧,并与第一抑制器连通;提升器设于第一抑制器上方,并与第一抑制器的上壁连接;液位传感器设于中间包主体内;控制器设于中间包主体的外侧,并与氩气供给组件、液位传感器和提升器均相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抑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升或下降,使第一抑制器下边沿始终略低于中间包内的渣金界面,保证了氩气氛围的持续性,极大地抑制了中间包内产生的渣眼和卷渣,且减少了对钢液流场的影响,提高了钢液洁净度,提升了连铸坯的质量。

    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2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8439.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及工艺方法,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振动激冷形核的装置包括浇铸池、冷却系统、振动装置和测温探头,浇铸池进料端插接有同质激冷形核棒,同质激冷形核棒用于冷却浇铸池,且同质激冷形核棒相对于浇铸池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以改变伸入浇铸池内部的距离;冷却系统位于同质激冷形核棒背离浇铸池的一端,以对同质激冷形核棒进行降温;振动装置位于浇铸池的外部且与同质激冷形核棒连接;通过同质激冷形核棒可从中心对浇铸池内部的金属进行冷却,振动装置可使附着在棒体表面附着的枝晶发生熔断,形成新的等轴晶核且将其抛离,极大提高了等轴晶的数量,有利于高质量的生产。

    一种具有高低错落分布燃烧室的套筒石灰窑

    公开(公告)号:CN1117323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9126.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套筒石灰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低错落分布燃烧室的套筒石灰窑。所述具有高低错落分布燃烧室的套筒石灰窑,包括石灰窑筒体、引风机、进料系统、窑体内套筒、窑体外套筒、燃烧室组、环形空气冷却器、出灰机组和成品灰仓。内、外燃烧室组包括在内、外燃烧室输入端的烧嘴。窑体内套筒与窑体外套筒同轴套接形成环形窑膛,内燃烧室组固定在窑体内套筒侧壁,外燃烧室组固定在窑体外套筒侧壁,引风机和进料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固定于石灰窑筒体顶部,石灰窑筒体下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出灰机组、环形空气冷却器和成品灰仓。内燃烧室组高于外燃烧室组,烧嘴和燃烧室密封连接,燃烧室内保持微正压,提高了石灰石的分解度和石灰的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