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60544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11053.8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C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散发余热的回收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是由铝电解槽上部集气系统下部的烟气通道内装配的第一换热管和在电解槽壁外壳上装配的第二换热管,通过输气管与冷凝系统连接,冷凝系统出口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进口之间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构成。回收方法是铝电解槽电解铝过程产生的余热,加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使换热管中的换热介质气化流向冷凝系统,经冷凝、释放的热量回收利用,冷凝后的换热介质液体重返回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并循环往复运转。本发明特点是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换热介质可循环运转,运行成本低,余热回收率高,可达到铝电解槽总散热量的60%。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688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11378.1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交换器、传热介质、输送泵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热交换器和传热介质吸收和输送铝电解槽槽壳所耗散的热能,其中(1)热交换器分为高、低温两套,高温热交换器同电解槽槽壳相连接;低温热交换器同工作热机相连接;(2)传热介质由输送泵驱动通过管路系统在高、低温两套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闭路循环。(3)管路系统与高温热交换器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使槽壳得到很好的冷却;而且使槽壳散发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31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11378.1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交换器、传热介质、输送泵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热交换器和传热介质吸收和输送铝电解槽槽壳所耗散的热能,其中(1)热交换器分为高、低温两套,高温热交换器同电解槽槽壳相连接;低温热交换器同工作热机相连接;(2)传热介质由输送泵驱动通过管路系统在高、低温两套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闭路循环;(3)管路系统与高温热交换器之间采用法兰连接;(4)传热介质是导热油或者熔盐组合物。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使槽壳得到很好的冷却;而且使槽壳散发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506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011053.8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C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散发余热的回收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是由铝电解槽上部集气系统下部的烟气通道内装配的第一换热管和在电解槽壁外壳上装配的第二换热管,通过输气管与冷凝系统连接,冷凝系统出口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进口之间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构成。回收方法是铝电解槽电解铝过程产生的余热,加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使换热管中的换热介质气化流向冷凝系统,经冷凝、释放的热量回收利用,冷凝后的换热介质液体重返回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并循环往复运转。本发明特点是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换热介质可循环运转,运行成本低,余热回收率高,可达到铝电解槽总散热量的60%。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5700.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铝电解槽槽壳及电解槽,包括,外侧强护板,设置于电解槽的外周圈;内侧导热板,设置于外侧强护板内侧,接触电解槽的槽内衬结构,对应铝液与电解液的位置,并与内侧导热板组成双层槽壳结构;阻挡板,设置于内侧导热板与外侧强护板之间;侧部换热器,设置于由内侧导热板、外侧强护板以及阻挡板围成的空间内,并接触内侧导热板;保温砖,填充于外侧强护板与电解槽之间的区域;阴极系统槽,开设于阻挡板下方的保温砖内,并贯通外侧强护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柔性铝电解槽侧壁温度较高、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以及当换热介质为液体时,易出现泄露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17391.9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F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铝电解固体废物的回收氟化铝的方法,S1、将固体废物进行粉碎制成粉料。S2、粉料与第一反应剂混合。S3、将粉料混合物低温下进行焙烧。S4、将第一焙烧渣进行水浸。S5、将水浸渣与第一辅助烧结剂混合。S6、将第二焙烧渣加入含铝酸盐浸出或酸浸。S7、浸出液进行过滤,将滤渣进行焙烧,以得到氟化铝。使用钙盐与固体废物所粉碎的粉料进行混合得到粉料混合物,并将粉料混合物低温焙烧。同时,焙烧过程中并未一步直接将其余含氟离子全部破坏,而是在低温的条件下,产生了中间产物氟氯化钙,所需要的温度较低。本发明在低温的条件下进行且先产生中间产物形成熔融状态下的氟氯化钙,从而能够使得粉料从内之外均进行反应,反应更彻底。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8869.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aman光谱的铝电解质分子比检测方法,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步骤为确定铝电解质样品的体系和物理状态,且已知所述铝电解质样品的分子比,再进行Raman光谱检测,拟合出合格的分子比与Raman光谱特征峰强度之比的函数关系式;将待测铝电解质的Raman光谱特征峰强度之比带入步骤一中合格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获得待测铝电解质的分子比;所述待测铝电解质与步骤一中铝电解质样品的体系和物理状态相同。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且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测量结果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506646.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铝电解阳极覆盖料或/和炉底沉淀完全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铝电解阳极覆盖料或/和炉底沉淀破碎、磨矿、筛分处理;将阳极覆盖料或炉底沉淀的细粉与添加剂混合均匀,然后焙烧;以含铝离子盐溶液为介质浸出焙烧渣,固液分离获得高纯度氧化铝产品和浸出液;将铝浸出液加入碱性溶液中和得到铝氟络合沉淀物,沉淀物经干燥、气氛焙烧获得冶金级氟化铝产品。本发明的处理废旧铝电解阳极覆盖料或/和炉底沉淀的方法,不仅有效分离出高品质的氧化铝,且废弃物中的氟、铝资源得到完全回收,处理过程中间产物均可循环使用,所获产品可返回铝工业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602.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电解槽炉帮变化机理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铝电解槽热平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加热器与热交换系统相对于铝电解质相变反应槽正对分布;下料器位于铝电解质相变反应槽上部;铝电解质相变反应槽内外部均设有热电偶;热流计位于铝电解质相变反应槽外部且与热交换系统同侧分布;控温补热器与加热器垂直分布;电压信号传感器与控温补热器同侧分布。本发明能够测定不同电解温度、电解质分子比变化、输入功率波动等工况条件下的铝电解质的热平衡,可以测定不同换热效率下的炉帮厚度,进一步量化换热对铝电解质相变反应槽内热平衡的控制机理,为换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用于教学演示。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1556218.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检测铝电解质过热度和电解温度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在铝电解槽进行更换阳极的操作时,将铝电解质过热度和电解温度检测双传感器扎入电解质内,将测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发送至数据分析系统,经过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的分析,得到铝电解质过热度和电解温度,将分析结果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发送至铝电解槽槽控系统。该方法实时监测电解质过热度和电解温度并将数据发送至槽控系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电解槽的智能控制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