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0239979.6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落锤式动力冲击试验机及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机包含: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两端分别设置台座和固定平台,其一侧设置有扶梯,固定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减速电动机和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下端顺次设置有套筒、套管及锚杆,套筒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上端面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锚杆下端设置的托盘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下端面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套管上还套设有落锤,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钢丝绳连接落锤。结构新颖,经济价值高,经济、便于操作,能够测试释能锚杆以及普通锚杆杆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和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还可以测试模拟现场锚固时释能锚杆以及普通锚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和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9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810243640.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M型释能锚杆,包括:锚固杆体,锚固杆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搅拌头和螺纹紧固段,螺纹紧固段上旋接有螺母,锚固杆体靠近螺纹紧固段的一端还套装有托板,托板一侧顶抵于螺母,锚固杆体由第一杆体部和第二杆体部组成,第二杆体部设置于两个第一杆体部之间,第二杆体部为椭圆形棒状结构,其外壁沿轴向设置多个向内凹陷的弧形凹槽,相邻两个弧形凹槽相交处外凸形成加强筋。在静态地压条件下,锚杆与普通类型树脂(水泥)锚杆作用机理相同,但其静止拉拔力高于普通锚杆;在高应力、岩爆(冲击地压)以及脆‑延性大变形作用下,锚杆从树脂、水泥锚固剂中快速滑动,释放聚集在围岩表面的动能,保持巷道围岩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467542.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深竖井井筒施工方法,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渣平底、支护、排渣清底施工工序;所述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施工两道工序;其中临时支护是指,采用多层吊盘使混凝土衬砌的下端面与井筒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为井筒直径的2~3倍,然后对该距离段的未衬砌井筒采取临时支护,允许其围岩产生变形,以有效释放井筒围岩应力,使后续浇筑混凝土井壁处于免承压或缓低承压状态,保护混凝土井壁不因承受高围岩压力而破坏。该施工方法通过提高混凝土井壁下端面与掘进工作面间的距离,以减小掘进工作面对井壁围岩压力重分布的限制作用,使围岩压力充分释放到较低水平后再浇筑混凝土井筒,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混凝土井筒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39979.6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落锤式动力冲击试验机及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机包含: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两端分别设置台座和固定平台,其一侧设置有扶梯,固定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减速电动机和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下端顺次设置有套筒、套管及锚杆,套筒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上端面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锚杆下端设置的托盘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下端面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套管上还套设有落锤,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钢丝绳连接落锤。结构新颖,经济价值高,经济、便于操作,能够测试释能锚杆以及普通锚杆杆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和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还可以测试模拟现场锚固时释能锚杆以及普通锚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和吸收冲击能量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1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19582.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竖井井壁支护结构,分为埋设型、焊接型和装配型;埋设型包括锚杆和混凝土层,锚杆一端锚固于井筒围岩内,另一端保留托盘和螺母且埋设在混凝土层内,通过锚杆将混凝土层与井筒围岩锚固成一个整体;焊接型与埋设型的区别为混凝土层内设有由立筋、横筋及拉筋组成的钢筋骨架,锚杆不保留托盘和螺母并直接与钢筋骨架进行焊接;装配型包括锚杆、混凝土层及水泥层,水泥层位于混凝土层与井筒围岩之间,水泥层与混凝土层之间设有外层钢板,锚杆一端锚固于井筒围岩内,另一端通过托盘和螺母与外层钢板固连,通过锚杆将混凝土层及水泥层与井筒围岩锚固成一个整体;三种类型均可按实际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阻尼材料层,锚杆选用释能型或非释能型锚杆。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37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9116.1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弹性让压及大阻尼特性的组合式锚杆,属于矿山及工程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杆体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杆体包括弹性模块、阻尼模块、搅拌模块及圆钢连接杆,杆体从上自下由顶端圆钢连接杆、弹性模块、阻尼模块及搅拌模块串联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弹性模块可以给予围岩一定的弹性变形,并对围岩起到一定的让压作用,随着开挖扰动及其诱发的围岩应力逐步释放,其弹性模块的让压已经不能满足其大变形的要求,此时阻尼模块能够在树脂锚固剂中产生一定的滑移,进而产生阻尼作用,有效的消耗了延性变形产生的积聚能量,并将积聚的能量逐步释放,进而允许整个支护系统产生一定的大变形,保证了巷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6C
公开(公告)日:1997-05-14
申请号:CN92109924.X
申请日:1992-09-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凿岩钎具钢,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于用来制造大功率凿岩钎杆。该钢种是在中碳Ni-Cr-Mn-Si合金钢的基础上,加入V、Nb微合金元素,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利用此钢制成的钎杆,经热轧并控冷后,只做简单的回火、不需复杂的热处理。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寿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71106.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欣蔚 , 崔岱 , 李典阳 , 肖楠 , 李家珏 , 江辉杰 , 姜枫 , 孙明一 , 刘刚 , 杨晓明 , 詹克明 , 蔡壮 , 高梓济 , 王明凯 , 周志 , 胡锦景 , 韩秋 , 李佳泽 , 刘宇航 , 朱光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液流电池辅助新能源调峰容量需求配置模型与方法。本发明包括大容量液流电池容量需求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建立的目标函数满足大容量液流电池容量需求分配模型的多维约束条件;优化模型的求解运算。本发明采用优化模型法,以最小化调峰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优化方式获得大容量液流电池辅助可再生能源调度调峰的容量需求和功率需求,合理配置液流电池容量,精确得到大容量液流电池辅助削峰填谷的容量需求和功率需求,达到既使大容量液流电池容量能够满足电网在新能源接入背景下负荷峰谷差调节的需求和电网调峰的目的,又考虑大容量液流电池成本的因素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71120.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岱 , 李典阳 , 肖楠 , 李欣蔚 , 李家珏 , 高军鹏 , 江雨晨 , 姜枫 , 孙明一 , 刘刚 , 杨晓明 , 詹克明 , 蔡壮 , 高梓济 , 王明凯 , 周志 , 胡锦景 , 韩秋 , 李佳泽 , 刘宇航 , 朱光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的调控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液流电池储能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包括:基于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对日前调度计划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日前高度计划,根据常规机组、风电机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以及需求响应负荷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源网荷储”调度模型;在调度模型中增加电网紧急模型的目标函数。本发明能够提高区域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率,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本发明可以达到系统运行成本最优,降低弃风率的效果,有效提高“源–储–荷”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对大容量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发展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67542.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深竖井井筒施工方法,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渣平底、支护、排渣清底施工工序;所述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与混凝土衬砌施工两道工序;其中临时支护是指,采用多层吊盘使混凝土衬砌的下端面与井筒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为井筒直径的2~3倍,然后对该距离段的未衬砌井筒采取临时支护,允许其围岩产生变形,以有效释放井筒围岩应力,使后续浇筑混凝土井壁处于免承压或缓低承压状态,保护混凝土井壁不因承受高围岩压力而破坏。该施工方法通过提高混凝土井壁下端面与掘进工作面间的距离,以减小掘进工作面对井壁围岩压力重分布的限制作用,使围岩压力充分释放到较低水平后再浇筑混凝土井筒,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混凝土井筒的长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