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88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1733.4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确定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明确了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和柱温,分别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对豆酱中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还将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豆酱中生物胺的检测,确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和流动相,构建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分别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两种检测器检测。两种方法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满足当前生物胺残留检测的要求。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的检测出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88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111733.4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确定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明确了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和柱温,分别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对豆酱中生物胺进行检测。本发明还将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豆酱中生物胺的检测,确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和流动相,构建了适用于豆酱中生物胺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分别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两种检测器检测。两种方法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满足当前生物胺残留检测的要求。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的检测出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豆酱中生物胺的分离和液相色谱柱柱前衍生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642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111735.3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酱中生物胺的分离和液相色谱柱柱前衍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豆酱中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均质,离心,收集上清液;(2)向上清液中加入正己烷,振荡,静止分层后取出下层三氯乙酸相,备用;(3)向三氯乙酸相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NaHCO3溶液缓冲,混合丹磺酰氯丙酮溶液进行衍生;(4)氨水去除丹磺酰氯终止反应,得到衍生液,过滤。本发明分离方法处理过程简单,消耗试剂少,避免了转移时所造成的分析物损失。经本发明分离净化后可达到检测要求,谱图杂峰干扰少且待测物损失小,生物胺的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本发明方法确定了衍生生物胺的最佳条件,丹磺酰氯衍生产物稳定,检测灵敏度高。

    豆酱中生物胺的分离和液相色谱柱柱前衍生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64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1735.3

    申请日:201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酱中生物胺的分离和液相色谱柱柱前衍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豆酱中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均质,离心,收集上清液;(2)向上清液中加入正己烷,振荡,静止分层后取出下层三氯乙酸相,备用;(3)向三氯乙酸相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NaHCO3溶液缓冲,混合丹磺酰氯丙酮溶液进行衍生;(4)氨水去除丹磺酰氯终止反应,得到衍生液,过滤。本发明分离方法处理过程简单,消耗试剂少,避免了转移时所造成的分析物损失。经本发明分离净化后可达到检测要求,谱图杂峰干扰少且待测物损失小,生物胺的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本发明方法确定了衍生生物胺的最佳条件,丹磺酰氯衍生产物稳定,检测灵敏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